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尤其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重口味的菜肴,然而高鹽飲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鹽控制在5克以內,但實際上,中國人的平均鹽攝入量高達10.5克。如何更有效地控鹽?
01
高鹽飲食有哪些危害?
研究發現,高鹽飲食不僅會導致高血壓、引發卒中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還會促使鈣排出,增加骨量丟失、骨質疏松的風險。
高鹽飲食對腎臟的危害也不容忽視,長期每天攝入10克以上鹽會使患慢性腎病風險增加30%。高鹽飲食還會引發胰島素抵抗,增加肥胖超重隱患;同時還會大大增加患胃癌、結腸癌的風險。
“減鹽”,迫在眉睫?!度窠】瞪罘绞叫袆臃桨?2017-2025年)》將“減鹽”列為六個專項行動之一。
02
外賣場景如何控鹽?
■降低吃含鹽量高的菜肴的頻率
包括但不限于干煸、干鍋、水煮、醬爆、魚香、鹵味等,可以多選一些清蒸、涼拌、煮燉菜肴。
■少吃菜湯拌飯
不少朋友喜歡用菜湯拌飯,但這類菜湯含鹽量通常比菜本身要高。如果吃飯時覺得口渴,可以喝水,別用菜湯“解渴”。
■用水涮降低含鹽量
很多健身人士會將外賣用開水涮過再吃,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做法。需要提醒的是,最好用白開水涮菜,而不是用配餐的蔬菜湯,這類蔬菜湯中含鹽量也不低。
另外,在單位食堂就餐也可以采用類似方法,多數食堂菜品含鹽量也不低。
03
家庭場景如何控鹽?
■第一步:評估家庭食鹽攝入量
如果一日三餐主要在家吃,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粗略估算家庭人均食鹽攝入量:每次買鹽后在鹽袋子上記錄下購買日期,用吃完一包鹽的時間推算每天每人攝入了多少鹽。
有了統計結果后,可以據此制定家庭周期性減鹽目標。比如利用3個月時間,從10克/天降至8克/天;再用4~6個月時間,降低到6克/天,甚至5克/天。
使用限鹽勺、限鹽罐也是不錯的方法,既能大致評估用鹽量,也能起到提示減鹽的作用。
■第二步:減少含鹽調味品
除了鹽本身,醬油、蠔油、雞精等各種調味醬中都有不少鹽,做飯時最好不要重復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調味品。
■第三步:將含鹽調味品換為香料
大多數食物并不是多放鹽才好吃,如果覺得少了含鹽調味品影響菜品口味,可以多用香料替代。
除了中餐中常用的蔥姜蒜、香菜、洋蔥、花椒、辣椒、八角、桂皮、香葉等,也可以多嘗試檸檬、香草、羅勒、迷迭香等調料。尤其是檸檬汁,其酸味可以“放大”菜肴本身的咸味,非常適合減鹽。
■第四步:善用可以“減鹽”的食材
和檸檬一樣,醋的酸味也能凸顯咸味,達到減鹽目的。還有游離氨基酸(如谷氨酸)帶來的鮮味,以及辣味、辛香味,甚至苦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咸味更明顯。大家除了用這些味道的調料,也可以用這些味道的食材,如菌菇、海帶、西紅柿游離氨基酸含量豐富,能提供鮮味;苦瓜、苦菜、苦菊的苦味可能會讓咸味在其對比之下更突出。
相反,甜味和咸味互相有“削減”作用,大量糖的存在會降低人們對咸味的感知。盡量避免將菜肴做成甜咸口,降低高糖又高鹽的危害。
■第五步:挑選低鹽的烹飪方式
在家做飯盡量多使用清蒸、煮后蘸汁或涼拌的方式,不僅可以降低用鹽量,還能減少帶鹽湯料和食物的接觸時間。急火快炒或用空氣炸鍋、烤箱無油烘烤、微波爐煎煮也可以。
還有一個小竅門是,先放其他調料,臨出鍋或出鍋后放鹽。
■第六步:學習不同食材含鹽量
食材自身的含鹽量也不可忽略,有些朋友愛吃咸魚、火腿等加工肉制品,以及腌菜、咸菜、醬菜,用它們做菜的確提味增鮮,但因為含鹽量太高,一定要減少鹽和其他含鹽調味品的用量。
一些天然食材含鈉量也高,比如西芹、芹菜、茴香、茼蒿、空心菜以及各類海產品,也要注意減鹽。像西芹炒香干中西芹和香干本身含鹽量都不低,做菜時可以大幅度減鹽。
■第七步:嘗試使用低鈉鹽
如果腎功能正常,可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鹽,降低高鈉對健康的影響。對于習慣普通鹽的人,一下換成低鈉鹽可能反而會因為“覺得不夠咸”而放更多,因此建議先習慣減鹽飲食后再更換。
■第八步:“正常—低鹽—無鹽餐”循環減鹽法
正如減重期使用輕斷食一樣,減鹽也可以使用“正常-低鹽-無鹽餐”循環的方式。
可以在周末安排一天“無鹽餐”,周一到周三自帶低鹽餐,或吃外賣用水涮減鹽,周四周五如常吃飯。如此循環,會慢慢愛上食物清淡天然的本味。
一日無鹽餐示例:
早餐:牛奶/豆漿+烤饅頭片+甜椒;
午餐:雜糧米飯+無鹽鹵牛肉+燙菠菜+水果;
晚餐:雜糧粥+水煮生菜+原味堅果。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減鹽”對于兒童和老年人的健康意義尤為重要。為了家人的健康,請務必重視減鹽這件事!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