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清流首領徐階,是一個溫文爾雅,話不多,看似膽小軟弱的文官。
這個老狐貍,在歷史上,評價他為“大明老陰憋”。
可見徐階城府之深,與首輔嚴嵩是可以扳手腕的。
徐階少年得意,中探花,在翰林院做編修,如無大錯,今后是要入內閣的。
年輕時的徐階,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官員,見到不平事,就要發表意見。
結果得罪了當時首輔張璁,被貶到偏遠福建做推官,嘉靖還在柱子上刻下“徐階永不續用”的字樣。
之后數年他一直在外,直到夏言的提拔,徐階才回到京城。
朝堂動蕩,夏言被殺,嚴嵩成了首輔,徐階的朝堂的路難走了。
之后的徐階,在朝中一直隱忍,對首輔嚴嵩畢恭畢敬,甚至卑躬屈膝,文人甚至看不起他。
嘉靖扶起嚴嵩,自然在背后還要立一個對手,徐階成為了清流的首領。
二十年,徐大人將自己修煉成老陰憋,成了嚴嵩的繼任者。
這個人,一輩子都是隱忍,當然他的政治手段和智慧,與嚴嵩也是不相上下的。
徐階:“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你有這個心,必有這個果。好自為之吧。
胡宗憲在回浙江前,在內閣見了徐階、高拱等人。
他本是嚴嵩的學生,但是小閣老作梗,他沒有在拜見皇帝前,見到老師,讓倆人有了嫌隙。
胡宗憲這次來,就是為浙江而來的,他不想清流、嚴黨拿浙江做戰場。
他這會見到清流,希望內閣多考慮浙江的穩定。
徐階對胡宗憲說這句話,告訴他我們的是相信你的,并非是你的過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不要過分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們內閣會支持你的。
清流有收復胡宗憲的意思,徐階的話說得很漂亮。
徐階對嚴嵩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明君在位,悍臣滿朝,閣老最難”。
嚴嵩為了借糧,拉下臉去找徐階談判。
他們倆人都在寫青詞,嚴嵩拉下臉去和徐階談判,但是切入很自然。
嚴嵩和徐階都是老狐貍,歷經官場上的磨難,在情緒上基本都很平靜,說話很少有攻擊性。
徐階這段話說出了嚴嵩的處境,其實也說到了嚴嵩的心坎上。
嚴嵩確實也感受到,這就是他的困境,看似萬人之上,其實一直被群臣環伺,時刻找機會要取而代之。
這句話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表面上是夸嚴閣老,言下之意嚴嵩自然聽出來了。
今天他要求人辦事,就不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了。
天有四德,“亨利貞元”,這也是題中之意。貞者,節也。圣意應該是提醒你我要保持晚節。
借糧的事情,嚴嵩已經拉下臉來,可徐階還是裝糊涂,不接嚴閣老的話。
還是說嘉靖讓他們寫青詞的事,這讓嚴嵩下面不得不打明牌。
貞其實也在暗示倆人的學生,胡汝貞,趙貞吉。
“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
三巨頭會面后,徐階搬進朝房辦公,與外界隔絕。這是嘉靖對他的考驗,在徐閣老看來,危機四伏。
司禮監二把手陳洪沒有深遠的目光,看不透嘉靖的心思。
司禮監一把手呂芳下去了,陳洪的機會來了,他以為內閣二把手徐階也是這個心思,嚴嵩“被養病”,于是過來和徐套近乎。
徐階的性格,沒有皇帝的旨意明確,他都不會改口。
他心里厭惡陳洪,更重要,他知道陳洪代表不了嘉靖的意思。
陳洪覺得呂芳有嚴黨這個同盟,自己也要有同盟。
徐閣老一開始還耐心聽陳公公說話,可陳洪自顧自地說,越說越不像話,后浪要代替前浪。
徐階知道哪里都不安全,嘉靖的耳目無處不在,他怕陳洪再說下去,要出事。
于是徐階果斷背起《祭十二郎文》,故意戲虐陳洪,直接打斷陳公公的話,截住后面后面的話。
這也是徐階難得一次直接翻臉,一點面子也不給陳公公。
陳公公走后,他立刻吩咐,掌燈出恭。徐閣老要將怨氣消除,這是他唯一一次表露自己的情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