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West Virginia University,WVU)醫學院神經外科團隊在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上報道了他們首次使用1024電極陣列腦機接口進行功能定位。
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定位是臨床神經科學的重要方面。功能神經解剖學的經典描述為理解可識別解剖結構的功能意義奠定了基礎。然而,個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在存在改變組織結構或影響功能的疾病時,這種差異尤為明顯。
此外,功能區域并不總是與可識別的結構特征相對應。在個體患者層面理解功能,以及診斷和治療此類患者,通常需要能夠以解剖學精確的方式將神經活動與認知、行為和經驗相關聯。
腦機接口技術的最新進展催生了新一代電生理學工具,可用于可擴展、無損的功能定位,空間精度可達數十至數百微米,時間分辨率可達數十至數百微秒。
用于皮層定位的電極陣列
近日,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WVU SOM)神經外科團隊在這項報告中介紹了他們在人體研究首次使用包含1024個表面微電極的新型薄膜陣列進行進行皮層腦電圖(ECoG)定位的初步術中經驗。
術中電生理功能定位系統配置
顯微鏡下的電極陣列
實驗結果:六名在切除語言區腦腫瘤期間接受標準電生理皮層定位的患者同意使用新型陣列進行短暫的并行定位。三名患者在全身麻醉下使用體感誘發電位進行了運動定位,另外三名患者則使用標準模式和新型微電極陣列進行了清醒語言定位。
在常規定位預測的區域中,體感誘發電位相位反轉被識別出來,但分辨率更高(0.4毫米),并且是輪廓而不是點狀。在Broca's 腦功能區(經直接皮層刺激證實),在發音事件發生前,微電皮質圖上出現了高振幅的β波活動,表明了言語規劃的存在。
本項研究的這些發現證明了將微電極皮層腦電圖(ECoG)納入術中功能性腦區系統皮層定位工作流程的可行性和潛在臨床應用價值。
僅用于學術分享,若侵權請留言,即時刪侵!
歡迎加入腦機接口社區交流群,
探討腦機接口領域話題,實時跟蹤腦機接口前沿。
加微信群:
添加微信:RoseBCI【備注:姓名+行業/專業】。
歡迎來稿
1.歡迎來稿。投稿咨詢,請聯系微信:RoseBCI
點擊投稿:
2.加入社區成為兼職創作者,請聯系微信:RoseBCI
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和「在看」
不錯過每一條腦機前沿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