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珠江流域不太平,一個龐大的“怪魚家族”正在悄然擴張,它們身披盔甲、尖牙利齒,像極了從遠古穿越而來的“水中怪獸”——它們就是鱷雀鱔。
壽命長達75年,體長可達3米,體重更是驚人,據說最大的能有300斤,更可怕的是,它們已經在珠江扎根,形成了穩定的種群。
這群“怪獸”,正在讓珠江“哭泣”,它們到底是什么來頭?它們對珠江的生態環境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遠古霸主的現代入侵
鱷雀鱔光是這名字就透著一股子古老的味道,實際上它也真的來自一個非常遙遠的時代。大約一億多年前,鱷雀鱔的祖先,就已經在水里逍遙自在了,恐龍都消失了,可是鱷雀鱔依舊存在扛下來了,一直活到了現在。
它能活下來,不是靠運氣,而是靠一身“硬功夫”。它的魚鱗相當堅硬,有多硬?這么說吧,古代印第安人拿它做箭頭。有了這么堅硬的魚鱗,一般的捕食者真拿它沒辦法。
除了硬它還有另一項生存絕技——用魚鰾呼吸,除了鰓,它還能用魚鰾呼吸,它的魚鰾也不是一般的魚鰾,里面布滿了血管,跟食道相通,就像一個備用肺。
在含氧量低的水里,它能把空氣吞進魚鰾,就跟我們呼吸一樣。所以即使在那種又臟又臭、幾乎沒氧氣的水里,它也能活得好好的,甚至還能短暫地在陸地上生存。
正因如此,在淡水生態系統里,它幾乎沒有天敵,說它是“水中一霸”也不為過。有人可能會說了,為什么沒有人吃它的肉,這不就可以消滅一些了嗎?但是實際上它的魚卵和內臟有毒,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中毒,所以基本上沒人敢吃它。也正是這些原因,它能在競爭激烈的自然界活下來。
從觀賞魚到生態殺手
說到這里,很多人應該會好奇,這類物種既然這么壞,怎么會出現在中國的江域?其實它真的不是中國本土的物種,老家遠在北美洲,而在中國扎下根這就得說說觀賞魚貿易和那些不負責任的放生行為說起。
時間撥回到20世紀80年代,那會兒鱷雀鱔作為一種觀賞魚,被引入了中國。一開始,它只是被養在小小的魚缸里,供人觀賞。它長得確實挺特別的,尖嘴利齒,身披鎧甲,游起來也挺有氣勢,確實能滿足一些人的獵奇心理。
可是養著養著就出問題了,這玩意兒,生長速度驚人,胃口也大得嚇人,每天要吃掉相當于自身體重20%到30%的食物。
泥鰍、小魚小蝦、肉塊……基本不挑食,給什么吃什么,養條金魚,偶爾喂點魚食就行了,可鱷雀鱔一天得喂多少東西?這飼養成本,蹭噌噌地往上漲,一般人還真養不起。
于是一些人就開始動歪腦筋了——放生,他們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給它自由”,但事實上,這不是什么“自由”,而是把一個生態殺手放入了自然環境!
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鱷雀鱔的危害嗎?只是,比起高昂的飼養成本,他們更在乎自己的錢包,這種自私的行為,實際上是將生態風險轉嫁給了整個社會。
除了放生,還有一個就是養殖場逃逸,有些養殖場為了省事,直接在靠近自然水域的地方建池塘,安全措施也不到位。一旦遇到暴雨洪澇,或者管理疏忽,這些“水中殺手”就可能趁機逃竄,進入自然水域。
以至于現在鱷雀鱔的蹤跡已經遍布全國多個省份,從南到北,都有它們的影子。更可怕的是,它們已經在珠江流域“安家落戶”,形成了自然種群。
有報道說,早在15年前,就有人在珠江釣到過鱷雀鱔。15年以鱷雀鱔的繁殖速度,這的繁衍多少代了?珠江這條哺育了無數生命的母親河,如今卻成了鱷雀鱔的“樂園”,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更讓人頭疼的是,關于鱷雀鱔能不能在中國北方過冬,專家們也吵翻了天,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
如果它真的能夠適應北方的低溫環境,那后果簡直不敢想象,到時候,就不是一個珠江的問題了,整個中國的淡水生態系統都可能受到威脅。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國家也不是沒作為,早就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禁止隨意放生外來物種,各地也都在想辦法解決。
以后要怎么處理?
河南汝州就曾為了抓兩條鱷雀鱔,把整個湖的水都抽干了,當時這件事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好多人都在吐槽,說這方法太粗暴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把湖里的其他生物都給連累了。
但是不這么操作,恐怕想要抓到它也很難。為了對付鱷雀鱔,有些人也提出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比如懸賞捕撈。發動群眾的力量,重金懸賞釣到鱷雀鱔的人,說不定效果更好,但是這個辦法也存在安全問題,輕易不能使用。
而且懸賞捕撈只是權宜之計,要想徹底解決鱷雀鱔入侵的問題,還得從根本上入手。比如可以加強科學研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咱們得深入了解鱷雀鱔的習性、繁殖方式,以及對環境的影響,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控制方法。
或者琢磨一下能不能找到一種專門針對鱷雀鱔的生物防治方法?或者研制一種對其他水生物無害,但對鱷雀鱔有奇效的“生物武器”?
其實國際合作也很重要,畢竟鱷雀鱔不是咱們中國獨有的問題,其他國家也面臨同樣的挑戰。取長補短,借鑒其他國家防控鱷雀鱔的成功經驗,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強公眾意識。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隨意放生外來物種的危害有多大,覺得這是在做好事,積德行善。
殊不知,這其實是把生態風險轉嫁給了整個社會,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要讓人們明白,放生不是兒戲,隨意放生外來物種,不僅不是善舉,反而是危害生態環境的犯罪行為!
結語
可以看得出來鱷雀鱔入侵不是鬧著玩的,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抽干湖水也好,懸賞捕撈也罷,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
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得從源頭上入手,讓大家都明白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別讓“水中殺手”在我們家門口肆意妄為。
最后,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