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局調整"撤三"申請規則:舉證責任加重,惡意申請受遏制
春節復工后,全國商標代理機構陸續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新要求:申請撤銷連續三年未使用商標(簡稱"撤三")的申請人,必須提交更嚴格的初步證據。這標志著沿用多年的"舉證責任倒置"規則發生重大轉變。
一、新舊規則對比
原規則:申請人僅需簡單說明情況,舉證責任完全由商標注冊人承擔。常見做法是上傳幾張網頁截圖即可。
新要求:
1. 必須提交包含三類證據的調查報告
- 網絡檢索證據:覆蓋百度等搜索引擎、淘寶等電商平臺、微信等社交媒體,至少3個平臺各5頁連續搜索結果
- 實地調查記錄:走訪注冊人經營場所、相關市場的圖文證明
- 注冊人資質證明:企業信用公示信息、經營范圍證明等
2. 需提供系統化的分析報告
包括調查方法、證據清單、結果分析等完整框架
二、法律依據與改革背景
依據《商標法》第49條及實施條例第66條,商標局針對兩類亂象強化審查:
1. 惡意撤三:某商標曾被連續申請撤銷60余次
2. 證據造假:部分申請人提交片面截圖蒙混過關
典型案例顯示,有企業利用舊規漏洞,通過頻繁撤三擾亂競爭對手正常經營。新規通過提高舉證成本,有效遏制濫用程序行為。
三、實操指南:如何準備調查報告
(以虛構商標"商標撤三"商標為例)
1. 網絡檢索(耗時約2小時)
- 百度搜索"商標撤三+核定商品":展示前5頁結果截圖(含時間戳)
- 淘寶/京東商品搜索:保存未找到相關商品的頁面存檔
- 微信文章搜索:導出無關聯內容的檢索結果
2. 實地取證(建議委托第三方)
- 拍攝注冊人辦公地現狀(如場地空置)
- 收集大型商超無售賣的商家聲明
3. 企業信息核查
- 下載國家企業信用報告,證明企業經營范圍不符
- 查詢商標局官網,確認無使用證據公示
四、攻防策略解析
申請人注意事項:
- 預算增加約3000元(含公證費用)
- 委托專業代理機構制作證據鏈
- 重點排查注冊人官網、行業展會信息
注冊人應對策略:
- 建立商標使用檔案(發票、合同定期存檔)
- 每季度在電商平臺進行象征性銷售
- 及時辦理商標許可備案
業內人士指出,新規實施后預計撤三成功率將下降約40%,但合規的正當申請通過率可能提升。建議企業每年投入約1萬元建立商標使用證據庫,既可防御撤三風險,也為將來維權保留主動權。
(注:文中數據為行業預估,具體費用因個案而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