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佰
冷知識,法國家庭和英國家庭的空調普及率不到5%,而被稱為“工業之星”的德國這一數字僅為3%,不比印度的2%高多少。
對比來看,目前中國城鎮空調普及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南方甚至達到了90%。
這里必須要為中國強大的制造業點個贊。
與此同時,歐洲這近乎空白的家庭空調市場,也被國內空調企業視為出海拓展業務、尋求新增長點的機遇。
近日,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招股書顯示,奧克斯此次IPO擬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全球研發、升級智能制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加強銷售及經銷渠道等方面。顯然,奧克斯也把目光聚焦在了“水深火熱”的國際空調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憑借“爹娘革命”異軍突起的奧克斯,其與格力電器長達十余年的“纏斗”廣受關注,至今仍有未了結的訴訟。
“行業背叛者”的崛起之路
奧克斯的背后是寧波商人鄭堅江的“商業帝國”,其目前已手握兩家上市公司:A股的三星醫療和H股的奧克斯國際。如果奧克斯電氣成功上市,將會是鄭堅江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據媒體報道,1961年生于浙江寧波的鄭堅江,17歲初中畢業后做起了汽車修理工的營生。1986年,恰逢承包責任制施行,鄭堅江承包了一家經營不善的鐘表零件廠,開啟了創業之路。
1989年,鄭堅江通過接“外包項目”,發現了電能表整機的市場潛力,于是在寧波創辦了三星儀表廠(即上市公司三星醫療的前身),成為電表整機生產廠商。
1994年,鄭堅江在寧波成立了奧克斯品牌,正式進入空調行業。
不過,彼時空調行業是格力、科龍、海爾、美的、春蘭、華寶以及外資品牌的天下,奧克斯要想在空調市場奪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
2001年,奧克斯發起了一場“免檢是爹,平價是娘”的“爹娘革命”,令其40多款機型的降價幅度高達30%,賺足了消費者眼球。2002年,奧克斯又發布了《空調成本白皮書》,以“行業背叛者”的形象曝光了空調行業的利潤秘密。
這份白皮書直接把空調的成本秘密一項一項列出來,奧克斯一臺1.5匹冷暖型空調里,生產成本為1378元、銷售費用為370元、商家利潤為80元、廠家利潤為52元,除了壓縮機等核心零部件需要進口外,其他都是業內公認的好用料。
這一“不講武德”的做法,卻讓奧克斯異軍突起,被業界冠名“價格屠夫”。
奧克斯也憑借低價戰略,逐漸步入空調行業的第二梯隊。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3年,按銷量計算,奧克斯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奧克斯分別錄得收入約為195.28億元、248.32億元、242.7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約為14.42億元、24.87億元、27.16億元。
不過,在低價戰略下,奧克斯的毛利率并不出彩。報告期各期,奧克斯的毛利率分別為21.3%、21.8%、21.5%。對比來看,2024年第三季度,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的毛利率分別為26.7%、30.21%、30.8%。
事實上,隨著新一代“價格屠夫”小米的崛起,空調市場又有再度掀起價格戰的趨勢。而這對原本就執行低價戰略的奧克斯來說,無疑會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
負債率高達84.6% IPO前分紅近40億
奧克斯已謀劃上市多年,2016年,奧克斯曾短暫登陸新三板,不過一年后便匆匆摘牌。
或許是新三板市場本身的流動性不足、融資功能有限的原因。
此后,奧克斯開始謀劃A股上市,并于2018年底開始接受東方證券的上市輔導。
不過,2023年6月,當奧克斯電氣完成輔導后,卻沒有繼續推進A股上市進程。直到近日,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其在本次招股書中作出回應稱,“上市輔導并不構成向中國證監會或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
對于奧克斯棄A赴港,市場說法不一。
不過,A股審核嚴格通常需要2-3年才能完成,而港股相對用時更短,滿足條件后,4-6個月內便可完成上市。
這或許是奧克斯轉戰港交所的主要原因。而從財務角度來看,奧克斯確有急于上市的理由。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奧克斯的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8.3%、78.8%、84.6%。截至2024年9月30日,奧克斯電氣流動負債總額由2023年末的148.50億元增加至164.49億元,負債凈額由20.29億元增加至24.02億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奧克斯電氣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8.96億元。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的當下,更高的競爭成本以及持續不斷產品研發投入,都對資金有著較高的需求。
因此,奧克斯選擇赴港上市可以說是當前形勢下的最優解。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奧克斯在IPO前進行了大手筆分紅,分派股息37.90億元。而奧克斯在報告期內的利潤合計為66.45億元,該次派息金額約占整個報告期凈利潤的57.04%。
在負債高企的情況下,先高額分紅再募資補流,這種做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與格力恩怨仍未了 出海大計缺品牌
奧克斯與格力的恩怨始于2013年,據媒體報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公開場合直指奧克斯挖走了自己的核心人才,從而拉開了這場曠日持久的“人才戰”和“專利戰”。
此后,雙方曾多次因專利權、產品質量等問題展開激烈論戰,甚至訴諸法律。
自2015年以來,格力電器與奧克斯電氣之間的專利侵權糾紛持續升級,成為空調行業內備受矚目的法律戰。雙方的爭執焦點主要集中在專利權的歸屬與侵權問題上,進行了多次法律訴訟。
2015年,格力電器首次將奧克斯電氣告上法庭,指控其涉嫌侵犯格力所擁有的3項實用新型專利。經過司法程序,法院最終判定奧克斯構成專利侵權,并判決其向格力賠償經濟損失230萬元。
然而,這并未成為雙方糾紛的終點。2017年,格力再次提起訴訟,指控奧克斯侵犯了其8個類別的空調產品專利。此次訴訟規模更大,涉及的專利數量更多,最終法院判定奧克斯需向格力賠償4000萬元,這一金額創下了當時空調行業專利索賠金額的最高紀錄。
面對格力的連續打擊,奧克斯并未選擇退縮,而是采取了積極的反擊策略。2018年12月,奧克斯購買了東芝空調的壓縮機專利,并隨即對格力提起反訴,指控其同樣存在專利侵權行為。經過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審理,法院認定格力構成專利侵權,并判決其向奧克斯賠償累計總額約2.2億元。這一判決結果無疑為奧克斯在專利糾紛中扳回一局。
然而,雙方對于判決結果均表示不滿,并繼續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23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對該案進行了開庭審理。庭審持續9小時,吸引了約6萬人次在線觀看,顯示了公眾對于該案的廣泛關注。最終,最高人民法院認定格力被訴侵權專利不符合授權條件,裁定該專利無效。這意味著奧克斯的一審判賠金額瞬間化為烏有,雙方又回到了起點。
盡管法律訴訟不斷,但格力與奧克斯之間的糾紛并未就此結束。奧克斯電氣的招股書披露,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奧克斯仍作為共同被告牽涉到一宗與格力相關的商業秘密及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該訴訟指控奧克斯及其員工侵犯了格力的8項專利相關的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并索賠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共9900萬元。這一訴訟無疑為雙方之間的糾紛增添了新的變數。
除了法律訴訟外,雙方在市場上也展開了激烈的輿論戰。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在股東大會上公開指責奧克斯“天天挖人、挖專利”,并表示為了維護制造業的創新氛圍,格力必須與奧克斯斗爭到底。而奧克斯則回應稱,其引進人才均通過正常招聘途徑,并未違反任何競業禁止規定。此外,雙方還曾就產品質量問題展開實名舉報與反擊,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上的緊張氛圍。
盡管面臨諸多糾紛與挑戰,奧克斯并未停止自身的發展步伐。
近年來,奧克斯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海外業務收入持續增長。報告期各期,奧克斯海外業務收入分別為83.86億元、104.12億元和111.36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42.9%、41.9%和45.9%。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奧克斯的海外業務主要依賴于ODM代工業務,自主品牌占比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奧克斯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的提升。
綜合來看,奧克斯近年來的發展值得肯定,不過其高負債率下的高額分紅以及與格力電器的纏斗仍然令其IPO之路存在變數。奧克斯最終能否如愿登陸港交所,IPO參考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