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估計也都感覺到了,一向以高端定位、從不參與促銷的蘋果,如今卻頻頻放下身段降價促銷,關鍵是優惠力度還非常大,這充分說明強如iPhone也不太好賣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從蘋果公司公布的近一季度財報來看,大中華區的營收再次下滑達11%。這還不算,重點是蘋果接下來可能要面對更大問題,比銷量下滑更麻煩。
近日,蘋果公布了2025年第一財季財報,也就是自然年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營收1243億美元,凈利潤363億美元,均同比增長4%,整體來看業績情況還不錯。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蘋果的實力依然很強,季度營收就這么多,這次又創歷史新高。
不過,蘋果大中華區的表現卻不太好,因為其他地區都是營收增長,唯獨大中華區營收下滑了11%,從208億美元降到185.13億美元,直接減少約167億元人民幣。
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蘋果iPhone系列銷量的持續下滑。這從國內手機銷量統計數據就能看出,華為、小米、OPPO、vivo等銷量都增長,只有蘋果在下滑。
從銷量數據來看,蘋果國內市場下滑約25%,這還是在蘋果不斷降價促銷的基礎上。
果粉們應該更加了解,去年的iPhone16上市后,沒多久就跌破發行價了。庫克對此的解釋是,受到了AI智能尚未在大中華區推出的影響,可用的地區銷量更強勁一些。
實際上,蘋果iPhone銷量出現下滑的原因不止于此,還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蘋果產品近年來缺乏創新,iPhone16唯一拿得出手的AI功能,大中華區現在還不能用。
另一方面國產手機水平提升很快,國內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華為手機實現全面回歸,并且還帶來了自產麒麟芯片,關鍵是還推出更多引領潮流的創新功能。
要知道,華為可是蘋果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被制裁前華為手機全球銷量多次超過蘋果。
如今,華為解決了芯片問題,手機不僅全面回歸,還開始重返全球市場,蘋果自然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當然,盡管iPhone大中華區銷量下滑,蘋果獲得的營收也不少。
不然的話,庫克又怎么會頻繁訪華,因為大中華區市場對于蘋果來講還是非常地重要。
但重要歸重要,蘋果卻似乎只想賺取更多的利潤,因為對待大中華區的政策從來沒有一視同仁,所以繼谷歌被我們立案調查后,又傳出接下來可能對蘋果也進行調查。
這個消息來自美媒彭博社,具體真偽還不好說。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正式宣布,對谷歌公司涉嫌違反我國反壟斷法開展了立案調查。
在此之后,彭博社又表示,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還在為可能對蘋果的政策及其向應用程序開發者收取的費用進行調查做準備。據說,去年就與蘋果高管等人員進行交談。
知情人說,主要是蘋果對應用內消費收取最高30%提成,并禁止外部支付服務和商店。
蘋果的這種操作,禁止第三方應用商店和支付方式,已經被全球其他多個國家和地區認為阻礙了競爭并損害了當地消費者的利益。為此,蘋果已經被多次調查和罰款。
2024年3月,歐盟就對蘋果處以超過18億歐元的罰款。于是,蘋果就修改了歐盟地區的規則,允許第三方應用市場和外部支付方式的出現,而大中華區卻未有改變。
就拿30%的“蘋果稅”來講,其他地區最高過27%,而大中華區卻執行最高的30%。
可以看出,蘋果對我們這邊的政策存在嚴重的“雙標”。這還不算,蘋果產品95%以上在我們大陸組裝,而蘋果卻悄悄地將iPhone中的大陸零部件占比降到只有2%。
同時,蘋果近幾年還不斷推進供應鏈外遷,尤其是鼓動富士康等去印度、越南等地建廠,將大陸產能向外轉移。因此,蘋果情況反轉才會如此之快,連庫克也始料未及。
對此,有外媒直接表示,蘋果情況要突變了,如果再不積極改變,恐怕就要被針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