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讓溫州的經濟排名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提升了5個位次。超過了東北三省省會沈陽、哈爾濱、長春,河北省會石家莊以及山東濰坊,時隔12年后再度躋身中國30強。今年,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公布,溫州的排名繼續上升,超過了大連、徐州兩大城市,經濟總量升至全國第28位。總量9718.8億,離萬億僅一步之遙。
溫州的人均GDP,按2023年的常住人口計算,已經躍升到全省第七,超過臺州和衢州,成為浙中南第一位。要知道2010年前后還是浙江的倒數第一。
2019年溫州GDP在省內占比約為10.58%,2024年占比約10.78%,提升了0.2%。
1990年-2024年溫州GDP在全國的排名位次(底圖為2019年之前數據,來自溫州年鑒,2020年及之后數據為本號添加)
再看經濟普查后,溫州各縣市區的GDP在全省的表現,其中不乏亮點。
數據來自各縣市統計局以及網友統計
1、樂清的經濟排名浙南第一,經濟增速也一直位居溫州前列,越來越成為溫州一枝獨秀般的存在。去年樂清在省內的排名沒有發生變化,位居第13,不過大大地拉近了與上一名諸暨的差距。努努力,或許今年就能超過。但樂清還想往上,擠進省內前十的話,目前來看還是相當有難度。
2、鹿城的排名也沒有變化,全省第17位,與前一名寧波鎮海區縮小了一點差距,但也被后面的瑞安追趕著。或許一不小心就又要回到溫州老三的位置。
3、瑞安經濟的放緩曾持續多年,此次經濟普查成為溫州表現最亮眼的縣市之一。經濟總量一舉超過了老對手溫嶺、海寧以及紹興的上虞區、越城區,重新擠進浙江的前20強。這一區間競爭激烈,想要持續領先,還得保持住增速。
4、時隔五年之后,溫州終于又多了一個千億區縣。龍灣去年GDP1005.8億,首次超千億,并以微弱優勢超過了杭州的富陽區,不過也被寧波的江北區超過,因此排名沒有發生改變。
5、甌海去年的表現和瑞安一樣給力。經濟總量超過了湖州的長興、嘉興的嘉善、秀洲區以及臺州的臨海市,將成為溫州下一個千億區縣。
6、甌南三縣市的排名均未發生變化。
7、永嘉超過了湖州南潯區,文成超過了金華磐安縣,排名均上升一位。
8、洞頭是此次經濟普查浙江名義增速最快的區縣,省內排名超過了泰順,也超過了麗水的松陽和遂昌。
9、泰順是溫州唯一排名下降的區縣,被洞頭超過。
溫州的經濟數據,經過此次普查,總體上均有所提升,不過跟全省各縣市區相比較,也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1、強者不夠強,弱者比較弱。
浙江經濟前十名的縣市區,杭州占了5個,寧波占了3個,剩下的金華和紹興各占了1個。溫州GDP雖位居全省第三,但區縣前十卻占不到一個。最靠前的樂清排名第13位,和前十名還有較大差距,想擠進去十分不易。
而在后十名當中,溫州足足占了三個。洞頭由于體量的關系,是后十名中唯一的一個區。對于這三地來說,早日脫離后十名,或許可以成為目標。
2、市區的薄弱
浙江一直以縣域經濟而聞名,但實際上以杭甬為主的都市經濟早已崛起。從全省各縣市區的GDP來看,前十名只有2個不是市轄區,前30名有接近2/3是市轄區,市區經濟要比縣域經濟發展好的多。溫州2024年四區的GDP總量約3687億元,只達到杭甬最強的一個區的級別。溫州四區GDP占全市的比重為37.9%,比2023年的38.3%還下降了0.4%。溫州第一區的鹿城區,放在杭州和寧波,均只能排在第七位。龍灣和甌海均排不進全省前30名,還不如寧波的寧海縣。洞頭則更是處在后十位。大力發展都市經濟的今天,只有擁有一個強大的市中心,才能更有力地帶動全市的發展。
3、甌南的發展空間
甌南三縣市的條件其實并不算差,仍有不少的發展空間,但發展的水平一直不高。去年平陽、蒼南、龍港三縣市的GDP總量約1764億,還不如樂清一個市的總量。同樣是沿海山區縣,平蒼可以多向寧海、象山(GDP約千億)等學習。
總的來說,溫州各地都還有繼續向上的空間。作為全省第三大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溫州比大多的普通地市會更有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