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隱患村”
甌海區推進山區消防民生改造
改造的民生答卷
向“安全村”升級
為切實完善澤雅鎮各村的消防設施,消除老舊房消防安全隱患,防止民房火災發生,甌海區推進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改造提升山上73個村社、1200戶老舊民房消防設施”,切實改善村民居住條件,提升山上村消防安全保障水平。
一、精準施策,聚焦山區消防安全突出問題
“木結構老屋、裸露電線、山高路遠消防取水困難”這是山上過去村社的消防困境。
自防自救能力薄弱
村民消防安全意識相對較弱,志愿消防隊伍裝備不足、訓練不夠,初期火災處置能力有待提升。
基礎設施滯后
澤雅山上村落普遍存在室外消火栓配備不足和消防設施建設滯后,部分村周邊沒有山塘水庫或者溪流,在處置火情時存在消防車取水難等問題,難以滿足滅火需求。
電氣線路老化
老舊民房眾多安全隱患中,電氣線路老化、私拉亂接等問題尤為突出,極易引發火災事故,嚴重威脅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系統推進,構建“三位一體”改造提升體系
建立“一村一圖一隊”機制
由鎮應急消防管理站牽頭,為每個行政村繪制消防作戰圖,各村組建10-15人規模的志愿消防隊,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聯合專職消防隊開展聯合演練,確保消防力量能在5-10分鐘內到達老舊民房集中區域。
開展老舊民房線路改造
全覆蓋排查,對全鎮老舊民房進行“拉網式”排查,建立“一戶一檔”改造臺賬,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房”,實現“老線換新、線線套管,戶戶增設漏電保護,村村增設取水點”。
高標準施工,采用阻燃套管對電氣線路保護,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開關、插座,確保線路拐角處或與電器設備連接處應采用轉角接頭等連接緊密。根據實際需求,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燃氣泄漏報警裝置。配備滅火器、逃生面罩、聲光報警器,強化警報響起來,人員逃出來。
推動村社消防設施提升
開展山上村消防設施提升,對現有簡易消火栓進行統一改造、統一口徑,對不同口徑統一配置異徑接扣,并在村域范圍配置消防屋(內含1把消防扳手、5盤消防水帶、1把消防水槍等物資)。利用各村周邊的山塘、水庫、溪流等自然水系,科學規劃建設消防取水點或取水碼頭,確保各村消防設施有效覆蓋。
三、長效保障,構建消防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應急處置提能機制
由鎮專職消防隊包村培訓,與行政村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每季度進村開展消防技能培訓,內容涵蓋火災逃生演練、初期火災撲救等,提高村民消防實操能力。
消防安全宣傳機制
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模式,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發布老舊民房安全隱患案例、整改措施及安全知識科普視頻;線下開展火場逃生“三個三”活動,開展消防知識講座、觀看消防安全視頻、開展應急演練,強調“三個第一時間”:第一時間逃生、第一時間報警、第一時間呼救,切實增強群眾對老舊民房安全的重視程度與防范意識 。
王大爺
“以前家里線路像‘蜘蛛網’,現在套管后整齊又安全,晚上睡覺踏實多了!”
“村里有了志愿消防隊,還配了新消火栓,感覺多了道‘安全閥’!”
李女士
目前,全鎮39個行政村已招募195名志愿者加入志愿消防隊。已完成上潘、崎云等10個行政村(16個自然村)的消防設施改造提升。截至6月底,已完成上潘村等482戶老舊民房線路改造任務,預計10月份完成全部電氣線路改造任務。
來 源:甌海區消防救援大隊
編 輯:劉 燕
一 審:陳志藝 金鶴立
二 審:葉 聰
終 審:潘長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