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尾聲,隨著回鄉過春節的人再次離鄉外出,鄉村在春節短暫的熱鬧之后,又回歸冷清之中。
鄉村日漸凋敝,是這些年直觀顯現的情景。鄉村凋敝最主要的原因,是青壯年村民外出務工,留在鄉村的村民越來越少,而且大多為老弱婦幼。
近二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鄉村建設有了長足進步。鄉村的水泥或瀝青公路,已經四通八達,進村入戶已經不用走泥濘道路。現在,村民家家都有小轎車,一家人擁有兩三輛轎車,也很常見。出門辦事,或是走親戚,基本是以車代步。
鄉村的水電等公共設施,越來越完善。電訊網絡等設施,跟縣城沒有多大的區別。村民的居住條件,應該普遍好于縣城居民。現在,大部分村民建有兩三層的小樓,這就是城里人眼中,只有富豪才能住得起的別墅。春節期間到鄉村走親訪友,發現村民的樓房裝修精致講究,生活設施,跟縣城居民相比,沒有差別。
如果僅僅從衣食住行的條件來看,城鄉差別越來越小。鄉村凋敝的真實情形就是人煙稀少。人氣是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活力。人煙稀少,人氣不旺,鄉村就顯得沉寂冷清。
以前,村民都生活在鄉村,鄉村生活條件很差,但是人氣旺盛。現在,鄉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村民們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只有老弱婦幼留守鄉村。鄉村很多高大寬敞的小樓,只有兩三名老年人和幼小兒童在家居住。甚至,有很多鄉村樓房,關門閉戶空無一人。
白天走在鄉村,可以明顯感受到人煙稀少。黃昏開燈時分,走要鄉村,看到燈火稀疏,還有不少沒有燈光的樓房矗立在暮色之中,更能感受到鄉村的荒涼。
現在,不少人在為鄉村凋敝而嘆息,進而感慨,以前的鄉村生活如何美好。不可否認,以前的鄉村,確實人員眾多而有煙火氣息。但是,那只是村民走不動、離不開,只能困守鄉村而出現的情形。而當時的鄉村生活,與現在相比,只能用苦難兩個字來形容。一定要說以前的鄉村生活如何美好,要么是缺少了解的信口開河,要么睜著眼睛說瞎話。
鄉村的凋敝,是時代發展的結果。現在鄉村的生活條件變好,人們卻不愿意留在鄉村,跟養育孩子一樣,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卻越來越不愿意生兒育女。其中的原因,可能三言兩語說不清,但肯定有其內在的社會規律。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為鄉村凋敝而感嘆。雖然,真要回歸到五十年前的鄉村生活,又有幾人愿意?但凡是有人說,以前的生活雖然艱苦,我還是愿意過那種生活,無一例外,都是虛情假意。矯情,如同撒嬌,因為不用付出什么代價,很多人喜歡這種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