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游供應鏈領域,韋爾股份都占據著一席之地。
李平 | 作者 礪石商業評論|出品
1
營收創歷史新高
韋爾股份中國A股少有的千億市值級別的芯片企業,截止最近一個交易日,其市值高達1424億人民幣。
在前不久,韋爾股份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2024年全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254.08億元至258.08億元,同比增長20.87%至22.78%,營收規模超越2021年(241.0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預計實現凈利潤31.55億元到33.55億元,同比增加467.88%到503.88%;凈利潤為29.73億元到31.73億元,同比增加2054.23%到2199.15%。
對于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韋爾股份表示,公司圖像傳感器產品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和汽車自動駕駛應用市場持續滲透,相關領域的市場份額穩步成長;同時,為更好應對產業波動影響,公司積極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及供應鏈結構優化,產品毛利率逐步恢復。
2019年,韋爾股份以152億元的價格成功收購全球第三大圖像傳感器芯片生產企業北京豪威,一躍成為中國最強的CMOS芯片廠商,而CMOS圖像傳感器也成為公司核心業務。
在上一輪消費電子上行周期中,CMOS圖像傳感器在智能手機、汽車電子等領域滲透率快速提升,市場容量不斷提升。2021年,韋爾股份實現營收241.04億元,較2018年(并購北京豪威之前)增長248%,凈利潤達到44.76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超過30倍。2021年7月,韋爾股份總市值一舉超越3000億元大關,成為A股芯片市值一哥。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沖擊以及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影響,全球智能手機需求持續低迷。在此背景下,韋爾股份遭到需求下滑以及存貨減值的雙重沖擊,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韋爾股份實現營收分別為200.78億元、210.21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9.90億元、5.56億元。
不難看出,在上一輪消費電子下行周期中,韋爾股份利潤端降幅要遠甚于其營收降幅,背后原因則在于公司銷售毛利率的下滑以及存貨減值損失的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韋爾股份銷售毛利率由34.39%下滑至21.76%,毛利率的大幅走低成為公司凈利潤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幸的是,隨著去庫存周期的結束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所帶來的技術升級需求,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2024年迎來全面復蘇。根據第三方市場調研Counterpoint最新數據,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增長4%,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在此背景下,國內主要CIS廠商均走出消費電子下行周期的陰霾。
1月26日晚間,思特威所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58億元到61億元,同比增長103%到113%;歸母凈利潤3.71億元至4.17億元,同比增長2512%到2830%。
與韋爾股份類似,思特威2024年凈利潤增幅要遠高于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對此,思特威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在智能手機領域,公司應用于高階旗艦手機主攝、廣角、長焦和前攝鏡頭的數顆高階5000萬像素產品、應用于普通智能手機主攝的5000萬像素高性價比產品出貨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同時公司產品市占率持續提升,進而帶動公司智能手機領域營業收入顯著增長。
顯然,手機多攝與高像素主攝滲透率的持續提升成為國產CIS廠商業績復蘇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本土廠商已經在主流50MP大底CIS產品方面實現突破,韋爾股份也迎來挑戰索尼、三星的歷史機遇。
2
加速攻占高端市場
CIS(CMOS Imagine Sensor)也即CMOS圖像傳感器,是一種能夠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裝置,最早應用于工業圖像處理,目前已經在智能手機領域、汽車電子領域、安防等市場得到廣泛應用。
在智能手機領域,CMOS圖像傳感器相當于攝像頭的“眼睛”,其性能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攝像頭的成像品質。近年來,手機廠商為了提升拍照效果,不斷增加攝像頭的數量和功能,推動了CIS芯片需求的增長。
從競爭格局來看,手機CIS市場已經處于三強鼎立的格局?,主要由索尼、三星和韋爾股份(豪威科技)三家企業主導。根據Technology sights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手機CIS市場中,索尼市場份額高達55%,三星25%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韋爾股份則以1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在高端圖像傳感器領域,索尼、三星兩家大廠卻長期處于壟斷地位,即便是國產品牌的高端旗艦機型的攝像模組中,國產CIS產品最多只會應用于副攝而非主攝。
在被韋爾股份收購之前,豪威科技在中國市場主要做中低端產品。直到2020年,豪威科技旗下OV48C作為廣角傳感器搭載于小米10至尊紀念版,這也是豪威科技旗下首款被用于頂級旗艦手機主攝的CMOS傳感器。
此后,隨著中美在芯片領域的博弈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廠商開始關注供應鏈的安全問題,中國本土CIS廠商也迎來國產替代的機會。2023年以來,豪威科技的OV50H先后搭載于小米14系列、iQOO12系列等,且均是主攝。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頭部CIS企業目前在技術方向上出現了一定分歧。其中,索尼和豪威科技以大底方案為主,三星則堅持高像素方案。相對而言,高像素方案單個像素進光減少,在夜景上表現不盡如人意,而大底CIS具有更多的進光量,同時具備更高的信噪比和動態范圍,擁有更好的虛化效果,目前已經成為旗艦機主流方案。
2023年末,豪威科技推出最新一款高端傳感器新品——OV50K,首發搭載于榮耀Magic6至臻版/RSR保時捷版的主攝,成為首款登陸高端主流機型的國產大靶面CMOS傳感器。
高端CIS產品擁有著極高的技術壁壘,售價高昂,利潤空間十分可觀。隨著豪威科技在高端市場不斷實現突破,韋爾股份銷售毛利率也迎來持續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韋爾股份綜合毛利率為29.61%,較上一年同期提升8.21個百分點。
從下游客戶來看,索尼屬于蘋果手機的主要CIS供應商,三星CIS產品以自供為主,而韋爾股份主要參與除蘋果和三星之外的安卓手機市場,這部分市場以小米、OPPO(含Realme)、榮耀、傳音等品牌為代表,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份額約為59%。顯然,除了國產替代這一邏輯,韋爾股份第三方的供應商身份也有助于其被更多的安卓手機廠商所接受。
2024年12月,韋爾股份在其最新《投資者交流活動記錄表》中表示,在智能手機市場,公司5000萬像素的系列產品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國內主流高端智能手機后置主攝傳感器方案中,正逐步替代海外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未來, 公司計劃推出多款高端產品,以此豐富產品線并提升市場占有率。同時,公司對于后續計劃推出的系列新產品在手機安卓客戶端的導入充滿信心。
3
汽車CIS出貨量全球第一
事實上,2010年之前,豪威科技曾經是蘋果手機圖像傳感器的主要供應商,2010年更是一度占據全球圖像傳感器市場50%以上的份額。在此之后,索尼憑借IDM模式優勢以及堆疊式CMOS技術成功上位,三星則憑借獨創的ISOCELL技術以及自身的終端優勢在CIS市場中異軍突擊,逐漸勢微的豪威科技最終只能落得個被人收購的下場。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被韋爾股份收購之后,沉寂十年的豪威科技反而在中美科技對抗的大背景下迎來了翻身的機會。在緊緊抓住智能手機領域國產替代機會的同時,韋爾股份也在積極突破汽車CIS這一市場,目前已經取得領先地位。
近年來,隨著自動駕駛功能的迭代升級和不斷普及,更多的攝像頭方案成為汽車標配。車用圖像傳感器數量已經從傳統的兩顆左右提升至十余顆。預計到2027年,每輛新能源汽車要配12個以上的攝像頭。
由于車載芯片對穩定性、安全性的要求遠高于手機等消費級芯片,同像素的情況下,車用CIS產品單價要明顯高于手機CIS。以8MP產品為例,汽車CIS單價為手機CIS單價的10倍。因此,單顆汽車CIS價值量要明顯高于汽車CIS。
與手機CIS的競爭格局類似,汽車CIS也處于三強爭霸的狀態,其中ONsemi(安森美)、韋爾股份以及ST(意法)位居前三位,2022年,上述三大品牌銷售額市占率分別為44%、30%和5%。根據潮電智庫數據,2023年韋爾股份汽車CIS出貨量達1.03億顆,出貨量已經超過安森美位列全球第一。
相比處于追趕狀態的手機CIS不同,韋爾股份在汽車CIS已經處于領跑地位。早在2005年,豪威科技就發布了第一顆車載CIS,距今已深耕汽車行業20年。由于在汽車領域布局很早,豪威科技CIS芯片當前主要用于歐美汽車品牌,下游客戶包括奔馳、寶馬、奧迪、通用等主流車廠。
2023年9月,韋爾股份發布首款采用2.1μm TheiaCel?技術的CIS產品——OX08D10,專為ADAS/AD等機器視覺應用設計,在低光性能、LED閃爍抑制(LFM)、小尺寸和低功耗等方面表現出色。2024年9月,韋爾股份在互動平臺上表示,OX08D10已兼容用于自動駕駛開發的NVIDIA Omniverse?平臺,并已與高通Snapdragon Ride?平臺、Snapdragon Ride? Flex系統芯片(SoC)和Snapdragon?Cockpit平臺預集成。
相比傳統油車,新能源汽車所搭載的攝像頭數量要明顯更多,這也是韋爾股份的一大優勢。根據華金證券數據,目前蔚小理等頭部車企主力車型所配攝像頭數量保持在11-13顆之間。得益于中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的領跑地位,韋爾股份擁有著遠超對手的主場優勢。
根據Sigmaintell數據,智能手機為CIS第一大應用領域,營收占比約為62%;汽車則為CIS第二大應用領域,占比接近10%??梢灶A見的是,未來幾年手機領域仍將是最大的CIS細分市場,汽車領域將成為最有活力的市場,韋爾股份則是唯一同時進入這兩大應用領域前三強的品牌。
2024年上半年,韋爾股份圖片傳感器業務共實現營收93.12億元,同比增加49.9%。其中,公司來自智能手機的營業收入為48.68億元,占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2%;來自汽車電子的營業收入為29.14億元,占該業務收入的比重為31%。
不難看出,汽車CIS業務在韋爾股份營收中的占比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這也側面驗證了韋爾股份在汽車領域的差異化優勢,而這一優勢也是韋爾股份繼續追趕索尼和三星的底氣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