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開始,不少人面對上學,內心總是五味雜陳、愛恨交織,有時甚至會毫無緣由地對上學這件事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其實,這種情緒的產生并非空穴來風,背后有著各種各樣深層次的原因。
小M的故事
小M是一名13歲初一學生,在小學的時候,小M就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他不太善于主動和同學們交流,總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上初一以后,面對新的同學感覺愈發適應困難,班級里有幾個調皮的同學,他們時常會拿小M的沉默寡言開玩笑,讓小M心里更加難受,感覺自己在這個班級里就像一個被排斥的外人。
終于熬到了寒假,在家里的小M終于找到了讓自己歇一歇的時間,但正因為歇一歇,讓小M更加害怕去學校。寒假期間結束以后,一想到要面對那些同學,他就會找各種借口賴床,希望可以逃避上學。他的成績也因為這個受到了影響,這讓他更加沮喪。
小M的父母察覺到了他的異常,在耐心詢問下,小M終于說出了自己在學校的遭遇。父母帶他看精神科醫生,精神科醫生經過全面的精神檢查后有針對性地為小M進行心理治療。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小M對學校的恐懼慢慢緩解,雖然依然談不上滿心期待上學,但至少在學校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能夠正常上學。
想對不想上學的孩子說的話
1.接納促前行
離開溫暖舒適的家,再度踏入校園,面對堆積如山的課業、復雜的人際關系,難免讓人倍感壓力,覺得前途迷茫黯淡。請試著接納自己的感受,將注意力轉移到那些積極向上、值得全力以赴的人和事上。同時,也要明白,負面感受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必為此自責或焦慮。就像天氣有晴有雨,心情也會時好時壞。允許這些情緒的存在,我們才能輕裝上陣,在成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
2.攜手解困境
你絕不是獨自在面對這種困擾。實際上,當你向身邊同學敞開心扉,就會驚訝地發現,不想上學的人可不少。剛返回學校時,那種不適應感會如影隨形,每個人都概莫能外。但好在身邊有同伴,大家相互扶持、彼此鼓勵。日子一天天過去,在這份溫暖的陪伴下,我們也在不知不覺間,慢慢適應了校園生活的節奏,重新找回了屬于校園時光的那份充實與快樂 。
3.困難促成長
成長之路,充滿困難和挑戰,但正是我們敢于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我們才得以不斷蛻變。那些從未遭遇困難的人,在長大后往往面對風雨時更加脆弱。青春期,是人生成長最為迅速的階段,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我們也擁有著強大的潛能去應對困難。要堅信自己的能力,再添一份不懈的努力,困難便會成為助力我們成長的堅實墊腳石 。
4.時間促適應
從悠閑的假期步調陡然轉入緊湊的校園節奏,生活節奏像是被強行切換了模式,讓人猝不及防;學習壓力也如潮水般涌來,和放假時的輕松形成鮮明對比。人類作為地球上的高等智慧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堪稱一絕。然而,適應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完成這個過程。通常來講,到學校兩至四周后,身體和心理會逐漸適應校園生活的種種,不適感也會慢慢消退 。
5.困境找援手
倘若你在重返校園這件事上遭遇極大困難,無論如何都無法克服,那么一定要及時前往專業機構,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除了前面所說的因生活節奏、壓力變化等因素引發的不適,可能還存在一些病理性的情緒問題。青春期是情緒障礙的高發階段,像常見的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等,都可能在這個時期悄然出現。
必須清楚的是,這些問題并非是簡單的思想層面問題,不是靠講大道理、擺事實,或者憑借個人意志就能輕易克服與轉移的。它們需要專業的、系統的治療干預,才能幫助患者逐步恢復到原本的健康狀態 。
作者簡介
唐瑞強
兒少心理科主治醫師
兒少心理科介紹
兒少心理科是東莞市首家兒童、青少年心理專科。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醫療隊伍和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化心理護理隊伍,始終貫徹“呵護心靈擁抱健康”的服務宗旨,對患者有針對性進行心理護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兒少心理科門診位于門診二樓。住院病區位于3號樓一樓,采用半開放式管理,現有床位60張,分普通病房和特需病房。病房設置富有特色,完全按照家的理念設計,特需病房更是突顯了個性化的特點,清新、文藝、民族、休閑、運動風格各異,獨居雅室悠然自怡。住院期間,患者無需穿病號服,家屬陪同并參與全程治療。
診治范圍:18歲及以下年齡段的兒童青少年。包括:各種兒童青少年發育障礙、行為障礙和精神障礙:神經發育障礙如智力障礙、交流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抽動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特發于童年少年的情緒行為障礙如適應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分離性焦慮障礙,青少年神經性厭食癥等進食障礙,常見的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癥、驚恐障礙、特異性恐懼癥、強迫障礙、創傷應激及相關障礙、兒童心身疾病、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兒童期青春期睡眠障礙;兒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抑郁障礙、雙相障礙等。
團隊介紹
袁丁
主任醫師
首席專家、院長顧問。擅長各年齡段各類精神疾病的診治,尤其對青少年心理問題和睡眠障礙的診治有獨到見解。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麥洲島院區),周二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三下午(麥洲島院區),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
陸奕彬
副主任醫師
心理治療師
醫學碩士,第三黨支部書記,兒少心理科副主任。廣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兼職副教授。擅長兒童青少年常見疾病(如青少年情緒障礙、多動癥、孤獨癥等)的診治,熟練掌握兒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的咨詢和治療。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麥洲島院區),周三下午&夜診(新涌院區),周四下天(麥洲島院區)。
蔡業清
副主任醫師
兒少心理科副主任。擅長青少年學習障礙、各個年齡段的情緒障礙的診治。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夜診(新涌院區),周三全天(新涌院區),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五下午&夜診(新涌院區)。
白吉可
兒少心理首席專家
醫學博士
心理治療師
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擅長兒童、青少年發展問題、情感問題、親子問題、職業發展問題的心理治療以及焦慮、抑郁等各類神經癥的診療。主要研究方向:神經心理學、臨床心理學。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麥洲島院區),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
劉潔
副主任醫師
心理治療師
擅長對輕型精神障礙、心理障礙、焦慮障礙、情感障礙(抑郁癥、躁狂發作、雙相情感障礙)的診療及咨詢。
出診時間:周五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三全天(新涌院區)。
歐海燕
副主任醫師
心理治療師
擅長青少年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診療及咨詢。
出診時間:周四上午(麥洲島院區),周二全天(新涌院區)。
唐瑞強
主治醫師
心理治療師
擅長青少年情緒障礙、兒童多動癥、孤獨癥、焦慮障礙、抑郁障、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的相關診療及心理治療工作。
出診時間:周五全天(新涌院區)。
熊燦標
主治醫師
擅長青少年情緒問題、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癥、物質依賴等。
出診時間:周三全天(麥洲島院區)。
羅可
主治醫師
擅長兒童青少年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麥洲島院區)。
來源:兒少心理科唐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