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芽
2025開年,美妝護膚行業消息頻頻,寒氣彌漫。
前幾天雅詩蘭黛發布消息,計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減5800至7000個工作崗位;
歐萊雅發布2024全年財報,全球銷售額、凈利潤分別實現5.1%、3.6%的增長,但其中國市場同比下降3.2%,是近13年來首次下滑;
國產美妝頭部公司上美股份,1月在全電商渠道的GMV不如去年亮眼,1月韓束抖音GMV同比下滑20%,全渠道GMV與去年抖音單渠道GMV持平;
與此次同時,上美也陷入了“大裁員”的風波。
春節期間Deepseek爆火,開工不久一張上美內部的截圖廣炸出了不少人,呂義雄在內部群提到“開始研究AI代替人的工程,內容創新的部門80%的人要淘汰了”、“法務50%的人要淘汰了”、“客服95%的人要淘汰了”......過于炸眼的淘汰比例,很快就引發了行業及網友們的關注。
后續呂義雄在朋友圈辟謠,表示“不是要裁員,今年上美總體人數會增加800人,只是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減人,讓運營更科學化,更有效率”。
但還是擋不住網友們的討伐,有人感慨“AI是借口重點是降本吧”、“未來護膚品也賣給AI吧”,還有人將此前上美獎勵高管價值400多萬勞斯萊斯的消息拉出來做對比。
雖然裁員一事是假,但這也說明上美內部即將開啟一場AI變革下的人事管理大變,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呂義雄降本增效、沖刺百億的決心。
“這其實就是他們內部使用AI革新的一些態度,這也是一個必然趨勢,Deepseek火了之后老板們都在研究如何用AI提效,不會是一次性減這么多人,應該是慢慢替換,這個其實是可信的”,美妝行業資深從業者abby告訴剁椒Spicy。“這也很符合上美的管理風格,比較大開大合。”
但即便辟謠后,相關截圖仍然在社交平臺上廣泛流傳,且上美依舊被網友們審判。這種輿論后勁與上美股份的掌舵人呂義雄不無關系,白手起家的呂義雄向來決策激進,從拿10億預算投衛視、到重兵抖音,每一步都走在行業前面,因而任何動作或者表態都會對引發外界的關注,并由此推測上美的發展走向。
雖然上市之后,這兩年上美低調了不少,包括呂義雄在內的高管在公開場合的露面頻次發言都不多。但關于上美內部的管理風格、人事關系、工作氛圍等等,也時常出現負面輿論。
這次事件中,很多網友并不關心AI是否真的會替代打工人,而是詬病于上美的管理混亂、員工流動性高,甚至還出現了不少避雷貼,勸退那些正在考慮offer的求職者。“裁員”風波反而是撕開了上美在內部管理的一個口子,將上美的組織管理再度放在大眾視野被討論。
作為老牌國產護膚企業,上美憑借韓束在抖音的爆發式增長,一路逆襲,2023年、2024年韓束連續兩年登頂抖音美妝TOP1,刷新抖音美妝記錄。上美在整個國產美妝市場上也是奮起直追,沖至行業第二,僅次于珀萊雅。大年初一,呂義雄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封公開信,提出“2025年沖刺100億目標”、“2030年沖刺300億目標”。
韓束的爆發確實讓上美股份進入了行業頭部陣營,也成為行業爭先學習的對象。但在如今這個市場環境下,上美需要面臨的挑戰,既有這次被抬上來談論、猜忌的管理問題,也面臨著韓束增長放緩、品牌矩陣建設不充分的業務難題。
一直以來,上美的步子都邁的很大、也比行業其他玩家更敢于押注新渠道。
早在十幾年前,上美就將市場大預算投入到衛視平臺,例如韓束斥巨資拿下《非誠勿擾》《花樣姐姐》等多檔熱門綜藝的冠名,一葉子也頻繁出現在《安家》《三十而已》等多部熱門影視劇,及多檔綜藝中。有媒體統計,上美在2015年砸入衛視的營銷費用就超過了10億元,在行業中實屬少見。這一動作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韓束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國民護膚品牌。
隨著傳統衛視的式微,上美又將目光瞄準到抖音,2019年開始布局抖音,不過一開始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2023年發布首部品牌定制短劇,韓束才在抖音迎來爆發、并成功打出了紅蠻腰的大爆品,成為行業第一個吃“短劇”這只螃蟹的企業。
再到如今,呂義雄高調表態用AI來替代很多崗位,這些都反映出呂義雄在決策時的果斷、高舉高打。呂義雄曾在一個行業內部交流會上提到“我需要做選擇的時候,只需要6個字,一個是‘有價值’,一個是‘沒價值’,有價值的留下,沒價值的結束掉。”
“很多品牌雖然也在研究這個事,但大多都比較低調、主要是對內,像他這么高調的不多”,某行業投資人如此道。
“上美屬于業內頭部公司,老板還是很果斷的,他們一向對新技術和新機會追求起來是比較猛的,這次之所以這么高調,也是因為如果企業家不拿出這種革新的態度的話,內部推動阻力還是挺大的”,abby表示。“這個信息本質上是一個信號,去推動內部強執行。”
其實在此次高調發言之前,去年中期財報中就已經提出,“要引入AI管理工具,提高集團管理和運營效率”,呂義雄的態度更多是為了加速的內部推行。
無疑,激進派呂義雄的確在一次又一次的all in中嘗到了甜頭,也讓上美的業績快速沖進行業頭部。
韓束逆襲的背后,也是因為高層對聚焦打法的貫徹。“重兵抖音、聚焦韓束紅禮盒、聚焦399的定價且全網統一價,注重日消”是韓束增長的核心方法論。此前在中國化妝品大會上,呂義雄還提到,“在上美股份目前的員工手冊里,第一條就是——CEO永遠不得經營化妝品以外的行業。”
這種態度傳遞到執行層,也帶來了某種程度的卷和不確定。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諸如“里面節奏很快,想按時下班基本不可能,工資不好說,確實得會阿諛奉承一點”、“入職第一天就跑路了”......此類的避雷貼。
但上美發展至現在這個規模,不僅需要的領導者的魄力,更需要的是高效的管理機制。
一方面多品牌戰略是上美接下來擴大規模的一個必須動作,而多品牌戰略背后的關鍵在于人才儲備和排兵布陣,呂義雄也多次表示“未來的競爭力在于組織力搭建和人才培養。”據了解,上美內部是“品牌總經理制”,“每個品牌負責人都有100%的決策權,呂義雄在公司內部是沒有審批權力的。”
因此上美在管理層上的目標是,核心從內部培養提拔,少部分由外部引進。例如,上美股份副總裁、韓束品牌總經理羅燕就是2012年加入公司的老員工,而上美副總裁、一頁的聯合創始人則是2019年加入上美。
另一方面,在如今卷成分、卷功效,講究科學護膚的發展階段,也促使各大美妝護膚品牌開啟了研發人才的爭奪戰。此前原上美股份CTO兼全球首席科學家黃虎,就跳槽至珀萊雅擔任首席科學官,該消息一度引發了行業關注,畢竟黃虎加入上美后,幫助品牌重新梳理出了5大戰略方向——抗衰、敏感肌、新原料等。
不過目前為止,大眾及行業對上美管理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呂義雄的激進、果敢的個人風格,雖然在新年打響了AI管理的第一槍,但后續如何發展還需進一步觀察。
擺在上美面前的最直接的一個難題,就是對韓束單品牌、抖音單渠道的強依賴。
根據財報,上美股份2024年上半年總營收為35.02億元,而韓束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29.27億元,同比增長184.7%,收入占比超過8成。而且韓束的核心收入來自抖音,2024年上半年韓束在抖音的GMV高達34.4億元。
漂亮的增長比例固然可喜,但站在企業長期發展的角度,并不健康。一方面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風險大,尤其是內容和流量變化模式的短視頻平臺,而且單一品牌、單一渠道的增長也有邊際效應,爆發越猛、未來可尋的機會點越少,韓束作為抖音美妝第一的體量,急需拓展新的增長渠道。
根據第三方數據,今年1月韓束在抖音淘系京東快手平臺總GMV超7.68億元,雖然依舊位居行業第一,且與第二珀萊雅拉開不少的距離,但相比去年同期,表現算不上亮眼,去年1月韓束僅在抖音GMV就有7.66億元。
圖源:青頭財經
圖源:青眼情報
圖源:青眼情報(左圖為2024年1月數據,右圖為2025年1月數據)
呂義雄也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韓束,今明年在抖音還有機會,但未來增長未必有這么多”。2024年開始,韓束就在布局天貓等傳統電商,以及百強、CS等線下渠道。
去年上半年,韓束天貓旗艦店GMV同比增速近200%。2024年韓束與分眾傳媒正式宣布達成數億級戰略合作,合作覆蓋全國100個城市、100萬電梯終端,指向4億城市主流人群,在梯媒的全面覆蓋、高規模投入,也說明上美開始以梯媒為錨地、打通線上線下流量來提升品牌勢能。
不過從財報數據上看,截止2024年6月上美在線上渠道的營收占比為90.6%,線下渠道只有8.6%,暫未爆發。
再來看看上美的品牌矩陣,在開年的公開信中,呂義雄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將遵循2+2+2戰略,聚焦護膚、洗護、母嬰三大賽道,成就6大超級品牌。”
除了韓束外,上美還有一葉子、紅色小象、一頁、安敏優等品牌。但從業績表現來看,目前都不是上美的重要業績貢獻者,單產品占比均在5%不到。而且觀察這幾個戰略級核心品牌,除了新品牌一頁外,一葉子、紅色小象均有比較大幅度的同比下降。
下滑最為明顯的一葉子,曾經也是上美的營收支柱,和韓束一樣激進的打法也讓其曾經風靡全國,但產品力不足、重依賴營銷,再加上國產美妝護膚品牌的崛起,璦爾博士、珀萊雅等品牌的面膜強勢發展,最終讓一葉子慢慢淡出大眾視野。
雖然跟隨韓束的步伐,一葉子也重新定位了“純凈美妝”的新打法,通過重新升級包裝、與@魔女月野合作短劇《愛的拋物線》、官宣王安宇為品牌代言人等動作,嘗試再次打入年輕消費群體市場。不過現階段來看,一葉子的轉型還未見效。
曾成為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嬰童護理品牌的紅色小象,也面臨著內外挑戰。其向外面臨郁美凈、青蛙王子等知名品牌的擠壓,向內也很難與韓束、一葉子爭奪營銷資源,如今更是面臨著同賽道新品牌一頁的競爭。
2023年上美內部重新調整了紅色小象的戰略,主要瞄準大童學齡市場,并開始探索兒童彩妝,取得一定的成績,被權威行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正式認證為「中國兒童彩妝線上銷量第一」的市場地位。但業績能否逐步恢復,還需時間驗證。
相比之下,新品牌newpage一頁算是一匹行業黑馬。雖然在2022年成立,但憑借功效護膚的定位,知名演員章子怡、育兒專家崔玉濤、科學家黃虎的聯合背書,讓其上市7個月,銷售就超過2500萬元,如今更是保持兇猛的增長勢頭。
可見,上美如今基本還是“單條腿走路”的狀態,且內部的品牌矩陣中,除了一頁發展勢頭較好,其他品牌依舊面臨著較大的市場挑戰。上美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去打造出可以成為業績支柱的潛力品牌,才能全面開花,距離百億、300億更近。
當然不能否認這些年,上美在韓束這個品牌上的成功實踐,不僅精準把握住了渠道和流量的風口,還成功煥新了品牌定位,從大眾眼中的“微商產品”邁進了“科學抗衰”的功效專業護膚賽道。只是,在當下這個環境,韓束的成功無法復制到其他品牌,呂義雄需要在人才儲備、市場變化中為每一個品牌找到合適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