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妃獻出血經,是清流為了救齊大柱,做出的反應。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件事讓嘉靖和嚴嵩徹底撕破臉。
齊大柱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怎么會成為這樣關鍵的一個人物?
齊大柱更像是嘉靖和嚴嵩之間一個信物,讓他們繼續遵從二十年協議的一個保證。
但嚴嵩聽到已經被查處的齊大柱,竟然又被嘉靖帝赦免了,被一本血經救了。
他憤怒了,皇帝已經打破了協議,他自然要跳出來為自己爭取一下權利,他用的是全部的嚴黨與嘉靖博弈。
血經只是一個由頭,嘉靖與嚴嵩之間的矛盾,找到了一個爆發點。
嘉靖帝不能容忍有人質疑他的統治基礎,但以嚴嵩為首的嚴黨高層也不能容忍嘉靖帝赦免齊大柱。
嘉靖四十年的政治平衡
嘉靖干了四十年,得出了自己的一套平衡術,事情讓下面人去做,做好了名聲是皇帝做壞了,問題都是大臣的。
嚴嵩做了二十年首輔,替嘉靖背鍋撈錢,嚴黨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嘉靖都是默許的。
當然嘉靖不會讓嚴黨一支獨大,又扶植了清流,他居中平衡。
嚴黨發展了二十年,越來越龐大,每一個人訴求都不同。
嚴嵩想著平安落地退休,嚴世蕃還想著繼續執政,將自己當作大明合伙人,繼續輝煌。
改稻為桑失敗,嘉靖感到嚴嵩老了,控制不了整個嚴黨。
比如嚴世蕃讓浙江毀堤淹田,嚴嵩不知道;沈一石打著織造局旗號買田,嚴家父子都不知道。
嘉靖心中有了倒嚴的念頭,但還想著嚴黨幫他撈錢,于是還保持著平衡。
嘉靖低調處理浙江大案
浙江大案,嘉靖最終用嚴黨的鄭必昌、何茂才人頭敷衍了事。
清流自然不滿意,動作不斷,要到嚴。
可此時東南戰事還沒有結束,嘉靖不想出事,在嚴黨、清流之間還想搞平衡。
嘉靖與嚴嵩、徐階搞了一段談心,一邊撫慰嚴嵩,一邊警告清流。
在之后青詞大賽中,嘉靖欽點了徐階狀元,嚴嵩榜眼,算是一種補償。
但徐階并沒有就此認賬,仍然頂著嘉靖的不高興,提出了要處理浙江貪墨案的那些官員,其實也就是還是想著倒嚴。
嘉靖要平衡,只想輕輕放下,當著清流和嚴黨面燒了海瑞供詞,端水平衡。
嚴嵩知道了嘉靖這次并沒有追究到他以及嚴世蕃,屬于網開一面。
國庫虧空還是要解決,嚴嵩提出了讓鄢懋卿巡鹽去搞錢。并且以齊大柱有通倭之嫌疑為由要徐階他們出面抓了論罪。
嚴黨其實也是不得已,用嚴黨的錢補窟窿。
齊大柱只是一個小人物,他背后牽扯清流、裕王。
嚴嵩抓住這個人,其實是需要找一個可以震懾他們的人,讓嚴黨休養生息,找時機再跟清流開戰。
嚴黨有毀堤淹田,清流齊大柱通倭。
嚴嵩心中想的是,大家手里都有一個致命的武器,要么保持平衡,要么同歸于盡。
巡鹽的結果,在分配比例上,嘉靖帝最多默認三七分,嚴黨越界,變成四六,讓嘉靖下定決心倒嚴,日子定在正月十六。
小閣老自以為是的處理
嚴嵩老了,兒子做事也不和他商量,私自做決定,并且會影響嚴黨生死的。
巡鹽歸來,嚴黨順利完成任務,大家聚在一起,嚴嵩沒有想到,兒子嚴世蕃一頓操作,激化了原來的矛盾。
小閣老直接讓人參了一本海瑞,抓了齊大柱,直接與清流撕破臉。嚴嵩聽了他的一番話,心中一緊。
嚴嵩如果不是年紀大了,真想扇兒子一巴掌,這會他只能勸兒子不要惹事,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心高氣盛的小閣老怎么聽得進去,他心中覺得嚴黨還能撈錢,皇帝還需要他們。
在嚴嵩看來,嚴世蕃這樣做,就是提前要和清流決戰了。
果然嘉靖收到那份參海瑞奏章氣壞了,對嚴黨極度不滿,原來已經平衡了,可嚴黨不知足。
為了倒嚴成功,嘉靖選擇用殺掉齊大柱,讓嚴世蕃他們安心。
張真人的血經,清流的反擊
清流不滿嘉靖的處理浙江大案的結果,如今齊大柱又要被殺,他們自然有動作。
因為齊大柱牽扯到整個清流,如果他死了,就是清流的污點。
高翰文恰好送來了血經,張居正于是給裕王出了主意,讓裕王妃獻血經 。
裕王是嘉靖唯一活著的皇子,世孫是嘉靖唯一活著的孫子。這是李妃敢去扯謊的底氣所在。
其實獻血經也是給嘉靖一個臺階,齊大柱在他眼中是無所謂的。
關于倒嚴,嘉靖已經下決心了,為了不驚動他們轉移贓款,選擇殺齊大柱欺騙他們。
無論有沒有血經,齊大柱有沒有被殺,嚴黨都要被倒的。
嘉靖知道嚴世蕃做事無底線,早晚要出大事,留著禍患太多。
嘉靖心中明白清流這樣做,就是不想齊大柱的事,牽連上徐高張以及裕王,于是編了這個故事。
徐高張也討論過,即使被拆穿了,嘉靖也不會有什么動作,畢竟道長要臉。
所以血經事件,是清流騙了嘉靖,最后的結果就是倒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