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跟我老公也算是發小了,當年在縣里讀高中的時候我們就在一塊讀書,后來高中畢業后我跟著我爸媽離開了縣城,來到了新的地方安家,本來我們并無聯系,可不曾想后來他來到了我們的城市工作,陰陽差錯的我們認識了,這才走到了起來。
老公的工作還是挺不錯的,是個工程師,收入也高,也體面,我爸媽當然看得上了,只不過他的家庭條件沒有那么好。
他母親的身體不好,我嫁過去之后感覺她的就一直都在咳嗽,也沒有工作,一直都在村里的老家生活,他的父親是個農民工,常年在外到處跑著打工賺錢,不過本著嫁人看人品的心,我倆走到一起,并在他家里的幫助下買了房,在外面安了家,也算是過得安穩了。
然而結婚的第三年,婆婆就因病離世了,我與婆婆的關系不算太親,畢竟相處的日子太少,我雖然很難共情他們的悲傷,但也作為一個兒媳努力的去幫助家里的日子。
后來這幾年公公就一直都是自己過了,一個人在外地打工賺錢,只有在過年的時候他才會回到老家,我們才能夠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除此之外也就是公公偶爾的休息了,沒活的時候他也會回老家,或者是來我們家住一段時間,等開工了他就離開了。
老公常常感嘆說公公一個人在外面的工作太難,日子過得太心酸了,想要把他接到我們城市來生活,找份工作生活,但公公也不樂意,就沒有提過了。
直到去年的時候,公公突然帶回來了一個女人,跟他的年紀相當,倆人都是在工地上干活認識的,并且決定再婚,將來搭伙養老。
公公的再婚也算是一種晚年養老的選擇了,我跟我老公并未阻止他,甚至為了能夠讓即將到來的婆婆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我們還專門請人把屋子里里外外的認真清掃了一遍,就該扔的舊東西就扔了,該換的新東西花錢買了回來。
新婆婆只有一個女兒,而且也早已成家了,她的老伴也是因病離開的,跟我公公的相識算是一種緣分了,倆人在一個工地一塊干了一年多,這才有了感情,走到了一起。
為了能夠讓倆老人的日子踏實些,我們也是帶著禮盒去見了她的女兒,兩家人一塊吃了頓飯,這事兒也就這么定下來了。
我們畢竟存在代溝,還是很少去過問公公的生活的,只是偶爾從老公嘴里聽得他們過得還行,便不再多問了,所以說我們與新婆婆之間還是很少溝通的,只要公公覺得日子能過下去,這邊足夠了。
眼瞅著年關將至,我們一家人也是收拾了東西,準備回去過年了,他們家那邊的風俗有時候想想還挺讓人無奈的,又是除夕夜得擺大桌,又是家里過節要準備很多的肉,不管家里有多少人,反正得備上,用來招待親戚朋友們。
但是忙歸忙,可年味這樣才濃厚,每年過年的時候只有在他們老家這邊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年味,大人們忙著在院里打牌聊天,小孩子們在一塊玩游戲,放煙花,還是挺讓人沉浸其中的。
所以對于每年回他老家過年這件事情我是真的挺期待的。
很快,老公開著車,帶著我和兒子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一天的時間便回到了老家,看著老家張燈結彩的樣子,年味一下就上來了。
車開到大門口,公公和新婆婆已經在門口等著我們了,新婆婆一看我們來了,急忙放下手里的活,立馬迎了上來,一邊走著還一邊說:“可算把你們給盼回來了,你爸一大早就在門口等著了,就怕下雪。”
簡單的一句話也是迅速的讓我們之間的距離快速的拉近了,緊接著便是幫我們拿東西了,盡管我老公一再的讓不讓她插手,但她依舊是忙活個不停,還不忘抽空給我兒子塞了幾個糖,這份熱情很難不讓人感到親近。
看向門口坐著的公公時候,他有一種打了勝仗的將軍的自豪感,全程沒有來幫忙,但卻很驕傲,感覺遇到了一個能夠照顧他,并且還能夠與我們打好關系的女人。
一切收拾妥當之后我們便進了屋,晚飯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公公和我老公坐在堂屋抽煙,聊天,而我則是在廚房幫著婆婆做剩下的飯菜。
這是新婆婆到家里來的第一個年,不管是啥事我都得招呼著,這一點在回家之前我老公就跟我交代過了。
簡單的晚飯過后沒等我來收拾殘局,婆婆就已經開始洗碗洗鍋了,我本想要上手來幫她的,可她卻樂呵呵的說:
“不用,你們開了一天車,早點回去房間休息吧,你們房間的被褥這些我都曬過了,前兩天天氣好,我就早早曬了,桌子什么的也都擦過了,你們直接休息就行了,需要啥你給我說,我給你找去。”
說實話,有那么的一瞬間我覺得這個新婆婆可比我之前的婆婆還要好,讓人很滿意。
我笑著回應了她,緊接著便離開了,帶著孩子回房間收拾了。
晚上睡之前我禮貌的過去跟公公與婆婆打招呼,但房間里只有公公,他突然喊了我一聲說:“小麗,我有點事兒跟你說。”
我走了過來:“爸,你說。”
他琢磨了半天,硬是沒有說到底是啥事,反而只是說給孩子蓋好被子,老家冷,別感冒了。
我當然也意識到他想要說得肯定不是這些,但是他沒說,我也就不好多問了,扭頭道了安之后就回房間睡覺了。
第二天是除夕,按照慣例早上貼好春聯,下午就要開始忙活除夕的飯菜了,雞鴨魚肉,樣樣都有,午飯過后我就開始跟著婆婆在廚房忙活起來了,她是真的有些見外了,啥事兒都不讓插手,但凡要臟手的,要碰冷水的,她是啥也不讓我干,只讓我做些簡單的事情。
搞得好像我是客人,她是主人,讓我特別的不適應。
晚上的除夕夜,老家是真的熱鬧,時不時的就有人在放炮仗,還有煙花,撲鼻而來的鞭炮味兒不僅不會讓人覺得刺鼻,甚至還讓人覺得好聞。
飯桌上公公也是作為家里主人端起來酒杯說:“這也是她第一次在咱家過年,不管怎么說,也是長輩,你們也得像孝敬我一樣孝敬她。”
老公笑著說:“哎呀,爸,搞得這么正式,這都是一家人了,姨,咱就是自家人,有啥你就給我們說,我們初四才走了,家里有啥我們都能干,你可不能客氣了。”
婆婆在邊上也是笑著點頭,雖未回話,但能夠感覺到她這會反倒是有些拘謹了。
就這樣我們一邊看著春晚,一邊吃著飯,熱熱鬧鬧的結束了這個除夕夜。
大年初一要開門迎客,尤其這是公公再婚后的頭一年,鄰居們難免都會上門來坐一坐,聊一聊天,所以一大早我就起來和婆婆一塊準備招呼客人的東西了。
公公此時又一次的欲言又止,跟我說:“你爸媽那邊還好么?你們什么時候去看你爸媽?”
我回答他說:“沒事,我們初五上去了就直接回我爸媽那邊了,他們離得近,不著急。”
公公突然轉了話題說:“我現在也年紀大了,出去賺錢算是賺不了多少了,以后能幫你們的只會越來越少了。”
我趕忙笑著說:“就別出去打工了,外頭風吹日曬的,你也快六十了,就在家里安心養老吧,我們自己能顧得上。”
公公嘆了口氣,然后就沒說話了,我也不知道說什么,轉身就離開了。
不過我總覺得他有什么正經話想要說,只是一直都沒說出來,我也猜不出來,也就沒多問了。
年過得很快,那幾天招呼客人,走親戚,每天都很忙,很快就到了初五,我們也打算離開了,但在老公收拾東西的時候,公公主動將我叫了進去,很為難的說:“這幾天一直有話想跟你說,也不好開口,也是怕你日后知道了跟小光生氣。”
我愣了一下,便說:“爸,有啥你就說吧,沒事,都這么多年了,沒啥生氣的。”
公公長嘆了一口氣說:“你也知道我這身體不行了,這過完年就六十了,比不上你爸媽,我也沒什么退休金,以后也難出去打工賺錢了,現在家里也多了一口人,有時候確實也要花錢了。”
“咱們都是自家人,我也直接跟你說了,我兜里的存款也就十萬塊錢,也是當做應急的,萬一去個醫院什么的,都要花錢,可能還不夠。”
“所以……今年開始可能得讓小光每個月給我一些錢養老了。”
我當即打斷了他說:“爸,我記得從去年開始我跟小光就商量好了,每個月給各家父母一千塊錢的養老錢,他不會沒給你吧!”
公公急忙解釋說:“給了,給了,只是這現在畢竟家里多了個人,我也得照顧她的生活,以前我是一個人能湊合就湊合,也花不了多少錢,可是現在不行了。”
我一下也是明白了公公的話,無非就是說這養老錢得多一點了,這一千估計太夠了,我馬上也是回話說:“爸,您放心吧,缺錢你就跟我們說,我不會因為這事兒生氣的,況且我們結婚時候買房都是您掏的錢,于情于理都要給您養老的,您放心吧。”
公公點了點頭,探后嘆了口氣:“唉,也是這兩年身體不行了,不然得話也不用為難你們了。”
我笑著說:“人老了就該多注意身體,你身體好我們就放心了,錢哪有賺夠的,夠用就行了。”
公公沒再說話了。
回家的路上我跟老公說起了這件事情,其實老公大概早就知道這件事情了,只是沒跟我張口,現在我這么一說他才舒心了,說:“要不一個月給兩千吧,另外一千從我的工資里拿就好了,保證不影響咱們家的生活質量。”
我被老公的話也是逗笑了,笑著說:“我倒也不是要跟你計較這事兒,咱家的房子都是你爸掏錢給買的,給他養老也是應該的,況且這個姨覺得還不錯,我覺得是個踏實過日子的人,他們倆能好好的過日子不也是給我省心了么,不然要是你爸住在咱家了,我估計都過不好了。”
“我是覺得要不想想給他們找個什么輕松的活,比如保安什么的,賺多賺少的沒事,起碼有個事兒干。”
老公點了點頭,準備回頭問問他的發小,看看有沒有事情給公公安排,正如公公所說的那話,以前他一個人湊合湊合也能過,但現在是倆人了,需要規劃著過日子了,也需要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才行,坐吃山空的事情不能有。
感覺我也是個好兒媳,你們覺得是這樣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