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良公子,2025年第16篇原創文章來了,關注我,一起學習成長。
國內著名作家瓊瑤去世62天后,她的往日情敵畫家林婉珍,也于2025年2月4號去世,享年95歲。
林婉珍是瓊瑤二婚老公平鑫濤的前妻。與平鑫濤離婚后她也另嫁王子平先生,過得很幸福。如今離世,算是為那場愛恨情仇畫上了號。
林婉珍年輕時與瓊瑤之間的雌競,全是由平鑫濤而起。
瓊瑤是憑寫小說功成名就的,林婉珍后來的標簽是畫家,但名氣沒有瓊瑤大。
本來二位知性女士在各自喜愛并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各自打天下。可沒想到,命運賜她們一位共同的男人平鑫濤,她們各自半生的命運糾結,也因這個男人變得密不可分。
林婉珍的娘家在福建福清縣,她的父母相差12歲,結婚后仍舊因為時代的原因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因為太窮,林婉珍的父親曾搭船往日本經商,母親則留在家中照顧孩子 。
人的命運很奇妙,誰能想到,許多年后,林婉珍嫁給平鑫濤后,生下二女一子,為了丈夫的事業,她也會走她母親的老路,留守在家里照顧家庭。
有句話說得好:“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1923年9月1日的日本,發生了關東大地震。地震后的大火,整整燒了三天才停。
林婉珍的父母無奈帶著她們幾個孩子匆忙逃難,結果她的大哥二哥和大姐,竟然和父母走散了。幸運的是,林婉珍的父母最后還是找到了三個孩子。
在瓊瑤的自傳《我的故事》中,也寫過這樣一個相似的故事。
當時瓊瑤的父母,也是帶著三個孩子準備逃難去四川,雖然雇了兩個挑夫,還偶遇了一位叫曾連長的貴人,因為摸黑趕路,她的兩個弟弟被兩個別有心機的挑夫們趁亂帶走了。
丟失了兩個兒子和行李,讓瓊瑤的母親崩潰到想自盡,當時只有6歲的瓊瑤(乳名:鳳凰)在冰冷的河水中拼命大哭,卻也因此挽救了她父母的生命。
幸運的是,曾連長心善,自己帶著部隊趕路,還總留意瓊瑤兩個弟弟與挑夫的信息,總算幫瓊瑤一家,找回了兩個可愛的弟弟。
林婉珍與瓊瑤的這件相似的經歷背后,訴說著戰爭的無情,親情的可貴,也說明了,命運對她們的眷顧。這真是:“榮華富貴,比不上一家人的團圓。”
瓊瑤的初戀,被她寫成了讓她一夜成名的《窗外》,事業上的成功,也讓她與前夫慶筠,漸行漸遠,直至離婚收場。
(《窗外》主演是林青霞)
相比林婉珍在《往事浮光》中,掀起的輿論漩渦。瓊瑤的前夫雖然有點嫉妒瓊瑤的寫作運氣,但一別兩寬后,從未說過瓊瑤的壞話,真是絕世好前任了。
《往事浮光》出版時,平鑫濤已經中風,失智而亡。他這一生利用又辜負了林婉珍,人生的最后階段,卻不得不靠著鼻插管維系,茍延殘喘了一段時間。
瓊瑤當時曾說不如放棄治療,選擇體面地離開。但不理解她的人,卻說她是戀愛腦,不接受失智的平鑫濤。
林婉珍壽終正寢,瓊瑤自選“翩然而去”,都屬善終,平鑫濤在兩個女人之中贏得最多的利益,晚年受盡病魔折磨,不得不說命運有時候也很公平。
林婉珍《往事浮光》中寫道:“在25歲結婚,36歲發現婚姻幸福已經破碎。回想這11年來,他在外面工作,我負責顧家,還要在皇冠上班,所有大小事都一手包辦,但我從來沒有怨言,能做的我全都做,因為家是我們兩個人一同打造的,他是支柱,我也是棟梁。”
這樣的描述,是客觀的。他們那個年紀的人,男在外女在內,合作無間地將家庭照顧好,將孩子撫養長大,是普遍的家庭結構。
在這一點上,瓊瑤與林婉珍不太一樣,在她與慶筠的那段婚姻中,兩公婆都太愛文學,所以一開始都沒有出去工作,生活十分拮據。
瓊瑤20歲就嫁人了,她兩次高考都失敗,每次她母親叫她重考大學,她覺得這是“惡夢中的惡夢”。但她卻在寫作中有一點天賦和十分地勤奮,所以在婚姻初期,她是家里的經濟支撐。
瓊瑤的才情變成了長處,她的寫作天賦被逼到最后大放光芒,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經濟,也吸引了平鑫濤慕強的目光。
他們的三人行,有時代的原因,好像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但是,三個理智的人,卻最終商量出來這樣的結果。
不得不說,林婉珍、平鑫濤和瓊瑤,都不是外界所說的“戀愛腦”,單純的戀愛腦可能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
他們可都不會,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再婚后得到情緒價值,還能為各自的家人留下實實在在的好處,又盡力托舉了各自的后代,真的是能力強大、眼光高遠。
瓊瑤在文壇上的“言情教母”的地位無人可以動搖,但因為是平鑫濤的二婚妻子,還是他在未離婚時熱烈追求來的,所以形象一度受損。
平鑫濤年輕時是體制內的工作,為了事業偷偷做起了皇冠出版社的副業,不管他年輕時為了面子和分房子,熱烈追求漂亮的林婉珍,中年卻當了負心漢,
還是他二婚后晚年受到瓊瑤多少的照顧,甚至在瓊瑤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遺產都留給了自己的子女,但是,確實是他發掘了瓊瑤的《窗外》,外人看來,他是她永遠的貴人。
而林婉珍年輕時選了平鑫濤這支“績優股”,為他生兒育女,中年失婚后,她二婚后很幸福。為什么還出版《往事浮光》?
因為《皇冠》雜志社當年生意不好時,是她向丈夫平鑫濤建議:公開向沒有名氣的底層讀者約稿。平鑫濤這才寫下了辦刊宗旨的"三新":全新題材、每期取悅新讀者、挖掘文學新人。
平鑫濤病逝后,她才手撕瓊瑤,也不是單純念前夫的舊情,而是為子女的利益。平鑫濤那份背著瓊瑤而立的遺囑,最大的受益人是林婉珍的子女。
林婉珍寫過:“我心想,如果把孩子、把家、把所有的事情都留給鑫濤,自己去面對,去安排,去處理,看看他還有沒有空繼續談情說愛,講浪漫。但我沒辦法,三個孩子需要我,我還有個家要照顧,即使先生的心不在了,家還在。”
林婉珍是賢妻,更是良母,為了子女的利益,她可以隱忍到負心漢走了,才寫書出版。萬一《往事浮光》書先出版了,在社會造成了對平鑫濤和瓊瑤不利的影響,而令他心生悔意,更改了遺囑呢?
成名后的的瓊瑤阿姨并不缺錢,貧窮激發了她創作的熱情,也拯救了她,讓走出了高考失利以及對老師愛而不得的痛苦。
這種痛苦,本來她的母親應該有所了解和體諒,因為她的母親與她的父親本也是師生戀,只不過他們修成正果了。
對待巨額的財產,以及對待自己的生命,瓊瑤是非常有智慧的。
瓊瑤在自傳《我的故事》中曾提及:她曾建議平鑫濤將“夫妻財產共有制”改為“夫妻財產分有制”,以避免未來子孫因財產問題產生紛爭。
然而,平鑫濤總是以笑而不談的態度回應,瓊瑤就沒有再堅持,而是在平鑫濤人生的最后階段,細心的照料他。
要一個高齡老人去照顧另一個高齡老人,其中的艱辛,外人是難以想象的。直到平鑫濤離世后,瓊瑤才在遺囑中發現了真相,她的小說為“貴人”帶來名和利,結果,她連知情權都被奪去。
平鑫濤就這樣,早已將皇冠公司留給了他的三個兒女和前妻,而瓊瑤作為第一繼承人,卻對他的遺產沒有任何處置權。
林婉珍和瓊瑤誰笑到最后?還用問嗎?當然是平鑫濤了。年輕時娶到林婉珍已是賺到了,中年時拋妻棄子,娶到瓊瑤又一次賺大發了,離世后的遺囑,則讓自己的子女對他有了“濾鏡”,成了“忍辱負重”的好老爸。
女人啊,別再為男人互扯頭花了吧,他們不值得!
梁良公子:市作協作家,區作協作家。有作品刊登于雜志《思維與智慧》《鐵山》,也有作品登于《徐匯報》《中國政府采購報》《南方工報》《江蘇工人報》《陜西工人報》《太行晚報》等報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