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科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月13日下午,迎澤區開展了2025年春季小學科學教材培訓活動。迎澤區大南關小學的科學教師們積極參與,在這場知識的盛宴中汲取養分,為新學期的科學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培訓伊始,迎澤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徐欣老師帶來了精彩的《探究二氧化碳的秘密》講座。徐老師以生動有趣的實驗和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教師們對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特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新穎的教學思路。
新西小學的張天茹老師則另辟蹊徑,以“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小學科學教學中‘角色體驗’系列教學設計之思考”為主題,結合《人的呼吸》一課,詳細闡述了“角色體驗”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引導學生扮演“小小醫生”,進行做模型、情景體驗等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科學知識在親身體驗中變得更加鮮活。張老師還分享了AR學院、人體探秘LITE等實用app,為科學教學增添了科技感和趣味性。
馬莊小學的任凱副書記以學校的“知耕園”為切入點,探索科學教育新模式。他通過展示知耕園科普小視頻和“馬小童三千問”系列視頻成果,讓大家看到了科學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魅力。學生們在知耕園里親身參與種植,觀察植物生長,提出問題并尋找答案,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還培養了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
迎澤區教研員喬偉老師的“聚焦課程 提質課堂 發展素養 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主題講座,將培訓推向了高潮。喬老師帶領大家深入學習《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明確了科學教育在優質均衡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他強調,要強化課程實施研究,緊扣探究實踐強化實驗教學,開展素質評價,強化命題研究,為科學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此次培訓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專家的前沿引領,又有一線教師的經驗分享。大南關小學的科學教師們一致表示,通過此次培訓,拓寬了教學視野,更新了教學理念,收獲頗豐。在未來的教學中,他們將把所學所思運用到課堂實踐中,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科學教育,助力迎澤區科學教育邁向新的臺階,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貢獻力量。
(責編 張敏 通訊員 溫慧 助編 祁佳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