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祥,曾用名馮致祥、馮志湘、馮錫梅。1904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義烏縣赤岸鎮神壇村。7歲時,去鄰近八石村小學接受啟蒙教育后,因義父在蘭溪開柴行,又轉校去蘭溪讀完小學。小學畢業后,到蘭溪一家書店做學徒,在書店學會了印刷技術。15歲時,馮志祥父親不幸病逝,母親帶著他回到神壇村。回村后,給人放牛。1922年,馮志祥離家出走參加國民黨部隊,曾任連長。
1931年9月,馮志祥在江西參加紅軍。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紅軍后,任紅軍第一軍團十一師三十一團戰士,第一軍團政治部油印員,第一軍團十一師三十一團股長,第一軍團第二師股長,第二師四團黨總支書記、特派員。馮志祥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長征途中,馮志祥參加了強渡烏江、血戰婁山關、飛奪瀘定橋、攻取臘子口等戰斗。除行軍、打仗,還要完成上級交給的編排、印制紅軍小報的任務。這份紅軍報就是新中國成立后廣州軍區《戰士報》的前身。
馮志祥故居(圖源網絡,下同)
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后,任馮志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特派員。參加了平型關戰役,激戰中中彈負傷,右手食指、中指失去功能,造成終身殘疾。1938年12月,隨部隊轉戰蘇魯邊。1939年初,八路軍第六八五團與山東縱隊挺進支隊合編稱蘇魯支隊,之后又改稱八路軍第一一五師蘇魯豫支隊。同年冬,馮志祥任第一一五師蘇魯豫支隊三大隊政委。1940年6月,任蘇魯豫支隊第二大隊政委。12月,任八路軍第五縱隊一支隊二團政委。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馮志祥任新四軍第三師七旅二十團政委。參加了開辟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加強曹甸等戰役戰斗。1943年3月,馮志祥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初被增選為黨的第七大代表,4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出席了中共七大。
抗日戰爭勝利后,馮志祥奉命赴東北,1945年12月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新四軍第三師獨立旅副旅長。1947年1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遼吉軍區第一軍分區副政委。1948年7月,任遼北軍區第一軍分區副政委,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后勤部政委。參加了遼沈、平津、渡江、衡寶和解放廣西等戰役戰斗。
馮志祥全家福
1950年3月,馮志祥任廣西省柳州軍分區副司令員。5月任第四十九軍一四七師兼廣西省桂林軍分區副政委。1951年6月,任桂林軍分區副政委。1952年9月,任桂林軍分區第一政委。參加組織了桂林地區剿匪斗爭。1953年9月,馮志祥任廣西軍區干部部部長。1956年,任廣州軍區軍事法院副院長。1961年12月,任廣西軍區副政委。
1955年,馮志祥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二級解放勛章。
1964年7月,馮志祥離職休養。
1987年8月13日,馮志祥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據童來喜等主編《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未授將銜的軍以上干部》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