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349《?;~案》普資片防偽特征
劉洪毅
中國郵政定于2025年2月12日發行《?;~案》普通郵資明信片1套1枚。詳情如下:
志 號:PP349
明信片郵票圖名:?;~案
明信片郵票面值:80分
明信片郵票規格:32×32毫米(異形)
明信片規格:148×100毫米
版 別:膠印
設 計 者:角述凌
資料提供:云南省博物館
責任編輯:李昊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有限公司
售 價:1元
發 行 量:45.04萬枚
牛虎銅案是云南省代表性重要文物,1972年在玉溪市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遺址第24號墓坑中發掘出土,是戰國時期青銅器。器物主體為一頭大牛,站立狀,牛角飛翹,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飾一只縮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狀,張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橫向套飾一只站立狀小牛。大牛與小虎用模鑄造,一次成型,小牛則另鑄再焊接于大牛腹下。作為滇國的一件祭器,牛虎銅案在力學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極高水平。案又稱“俎”,是中國古代一種放置肉祭品的禮器。牛虎案就是用來放獻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獻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⒃诘嵛幕芯叱绺叩匚?,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銅柱頂端,為崇拜之對象。銅案高43厘米、長76厘米、寬36厘米、重12.5千克,平均壁厚僅約5毫米,表面光滑,渾然天成。整體造型奇特、構思新穎,為“一虎噬二?!?,既有中原地區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濃郁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是中國青銅藝術的杰作。從藝術性看,工匠巧妙地將牛身中本應為腹部的一段挖空,將牛背作為可盛放物品的盤形,整體造型精致、工藝精美,將大牛的造型、小牛的憨態可掬和“虎噬?!钡膱鼍罢宫F得淋漓盡致,具有美學鑒賞的藝術價值。原件現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館,是云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案》郵資圖
熒光下《牛虎銅案》郵資圖
云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牛虎銅案》普通郵資明信片整體采用調幅印刷網點印制,各種顏色的網點角度不同,具有較好的防偽性。
大牛頭部
猛虎咬尾
牛腹部小牛
各種顏色的不同網點
供稿人: 濟南-劉洪毅(系濟南市天橋區、歷下區、市中區集郵協會顧問)
來源:郵票暗記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章源于互聯網公開信息,不代表本平臺最終觀點
注:以上為中國郵政集郵網廳入口,本號僅提供資訊及直達入
↓↓↓ 辨 偽 研 究 必 讀 ↓↓↓
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