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這股“妖風”終究誰也沒有放過。在重卡圈,新能源重卡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一場關于新能源的“搶灘大戰”已經愈演愈烈。傳統大佬們紛紛轉型,新勢力們也是摩拳擦掌,紛紛放出大招,準備在新賽道上一決高下。
“重卡是商用車新能源轉型最后的堡壘。”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的判斷,如今正在成為現實。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重卡銷量只有3萬多輛,滲透率僅有3.67%。結果到了2024年,銷量直接突破8萬輛,滲透率也直逼14%。到2030年甚至可能接近50%。這意味著,新能源重卡拐點已至,市場爆發已經進入倒計時。
為什么這么說?原因很簡單:政策、技術、市場三重驅動,時機已成熟。政策層面,“雙碳”目標持續推進,各地對新能源商用車的支持力度不斷加碼;技術層面,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快充技術突破、續航焦慮緩解,新能源重卡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大幅提升;市場層面,經過幾年的培育,市場對新能源重卡的接受度明顯提高,尤其是在短途運輸、固定線路和封閉場景中,新能源重卡已經成為“香餑餑”。
蛋糕快做好了,但食客卻是更多。曾經,重卡市場一直是一汽、東風、重汽、解放等傳統大佬的天下。然而,隨著新能源“妖風”越刮越烈,新能源重卡賽道上,不僅有三一、徐工這些工程的“老炮兒”,還有DeepWay、吉利遠程、宇通等跨界新玩家,以及聯合重卡、北汽重卡等“傳統新勢力”,本就是窄道的重卡市場,如今更是擠得滿滿當當。
2023年,新能源重卡市場銷量超百輛的玩家有20位,超千輛的玩家有9位。到了2024年,超百輛的玩家增加到了24位,超2000輛的也有10位,就連破7000輛的玩家也有5家。
新勢力們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體制靈活、機制創新、營銷手段五花八門,金融玩得也是風生水起。硬生生在解放、東風、重汽、陜汽、柳汽這些老牌大佬的眼皮子底下,搶出了一片天地,想要多分一杯羹。
當然,新勢力很強,但傳統巨頭們也不是吃素的。從上海地區的純電動重卡銷量排行榜可以發現,三一、徐工這些新勢力雖然占據榜單前列,但解放、江淮、東風、福田這些老大哥同樣也在奮力追趕,而且與前者的差距正在縮小。很顯然,巨頭們已經吹響了反攻號角。
不僅如此,進入2025年后,傳統巨頭們更是加大了火力。江淮推出了“星鏈1號”技術品牌,福田展示了53輛新能源新品,中國重汽秀出了五大新能源新品,看得人眼花繚亂。東風商用車也不甘示弱,一口氣發布了247款新車型,覆蓋各種場景和能源路線。一汽解放更是放出大招,提出了“SPRINT2030”國際化戰略,誓要在全球市場上大干一場。陜汽集團則是攜手寧德時代等產業鏈大佬發布新能源2.0產品,搶灘市場。
編后語
不難看出,2025年的新能源重卡市場一定很熱鬧。無論是傳統巨頭穩坐釣魚臺,還是新勢力后來者居上,結果尚不得而知。但可以打包票的是,新能源重卡變革已經上了快車道,最終受益的,一定有咱們消費者。至于誰輸誰贏,咱們坐著吃瓜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