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有近10億人曾遭受過牙外傷,其中兒童乳牙與恒牙外傷的發生率高達11%~47%。牙外傷是常見的口腔急癥之一,可由跌倒、運動意外、交通事故或其他外力作用導致。它的發生遍布所有年齡段,但多發于兒童青少年。兒童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運動協調能力和風險意識還不成熟,在嘗試新活動或探索環境時更容易摔倒或撞擊物體,增加了牙外傷的風險。當然,成年人也可能會遭受牙外傷,尤其是在交通事故中。
當孩子剛換不久的大門牙不小心磕到地上,怎么辦?對于兒童恒牙外傷,家長要掌握相應的急救辦法。
一是盡快讓孩子脫離危險環境,查看孩子全身情況。如果孩子發生碰撞后有頭暈、嘔吐、耳朵流血等全身損傷跡象,應立即到綜合性醫院治療全身損傷,暫緩口腔治療。
二是快速檢查孩子的口腔情況。如果孩子只是牙齒受到損傷,可直接到口腔醫院、診所就診。
三是正確保存,“復活”牙齒。正確保存脫落的牙齒或斷裂牙碎片非常關鍵,這是讓牙齒“復活”的基礎。很多人認為牙齒一旦脫落就沒用了,其實不然。循證醫學證實,恒牙外傷牙固定術是目前固定外傷恒牙、促進牙周愈合最常用的臨床治療方式,能有效提高外傷牙的保存率。無論是牙齒脫位、折斷還是移位,經過專業口腔醫生的精細操作,都能最大限度恢復牙齒的外觀完整性,減少對孩子心理的不利影響。
如果是整個牙齒脫落且受到污染,撿拾過程中要手拿牙冠部分,避免觸碰到牙根,因為二次損傷牙根會大大降低牙再植的成功率。用流動水輕柔沖洗牙齒10秒后,直接放入牙槽窩,咬一塊清潔紗塊或棉球讓牙齒就位,然后盡快就醫,15~30分鐘內牙再植的成功率較高。
若無法自行將脫落的牙齒植入牙槽窩,可以把牙齒放在牛奶(非酸奶)、生理鹽水中,或者放在口內的磨牙和頰黏膜之間,也可以將唾液吐到杯中浸泡牙齒。不過,用唾液存儲牙齒盡量不要超過2小時。另外,不要用紙巾、手帕、棉球包裹牙齒,要盡量保持牙齒表面濕潤。斷裂的牙碎片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保存,然后帶給醫生診治。此外,若出現軟組織損傷,要用生理鹽水輕輕沖洗傷口,并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止血,之后由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四是冷敷。在受傷后的48小時內,可以間歇使用冰袋冷敷,減輕腫脹或疼痛,冰敷的時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耐受程度來定。
五是避免牙齒進一步受損。不要用受傷的牙齒咀嚼食物,更不要晃動孩子受傷的牙齒。醫生檢查時都會很輕柔小心,家長千萬不要自己去搖晃牙齒,以免用力過大對牙齒造成二次傷害。
最后要強調的是,無論傷勢輕重,無論撞到的是乳牙還是恒牙,都要盡快到醫院或者正規牙科診所就診,越早越好。因為有些看起來不嚴重的外傷,也可能導致嚴重的牙髓問題,甚至讓牙齒保不住。
治療后,日常要注意檢查孩子的口腔衛生,盡量使用軟毛牙刷刷牙,必要時遵醫囑使用藥物。受傷的牙齒需要休息,不能咬硬物,這是一個長期管理的過程。而且外傷牙的預后具有不確定性,恒牙外傷牙固定術也并非一勞永逸,術后復診時間通常為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5年,要檢查牙齒有無牙冠變色、牙齦出血、松動等情況。
另外,流行病學研究數據顯示,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活動,包括家庭、學校和工作場所的活動,是牙外傷發生最常見的觸發因素。所以,孩子參與高對抗的體育活動時,建議佩戴專業定制的運動護齒套,這樣能有效減少牙外傷的風險。日常還要避免讓孩子用牙齒開瓶蓋或咬硬物,避免在障礙物多的地方追逐打鬧,這些行為都會增加牙齒受傷的風險。
文: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番禺院區 李施敏、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 李桂欣
編輯:穆薪宇 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