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成立,對于人民來說,即將要迎來好日子,但對于軍隊而言,接下來依舊不敢放松警惕,畢竟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軍人最大的光榮就是自己的貢獻被承認,因此國家也在1955年對他們進行了嘉獎,軍銜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我們也知道,當年在授銜之前,國家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評定,主要是每個人的貢獻不一樣,為了做到公平,其中的工作很復雜。
然而就在評定剛開始的時候,工作人員就遇到了一個大麻煩,一些老紅軍不知道該怎么評,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說起我黨的經歷,紅軍時期算是一段艱難的歷程,長征結束后,三十萬戰士只余下三萬多人,當年可是死了不少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說,每一個活下來的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沒有這群老紅軍,就沒有后來的新中國!
當時我們的軍銜制度效仿的是蘇聯,將授銜等級分為了好幾個等級,但按照中央的評銜依據,有3000多名老紅軍無法被授銜。
更重要的是,這些老紅軍甚至連個校級都評不上,但國家不能傷了老紅軍的心,于是毛主席下達了指示:特批紅軍不下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這里說的老紅軍是被記錄在冊的,要知道當年的戰爭是混亂的,有些人在中途失蹤,因此他們的身份很難考證。
1973年楊得志換到了武漢軍區,之后便開始在各個地區進行視察,直到行至荊州軍分區時,他想到了一個人,此人是他的老戰友侯禮祥,是一位老紅軍。
一段時間后,楊得志打聽到了侯禮祥的住址,后來親自登門去看望他,然而當他一進門卻發現侯禮祥重病在床,身邊沒有人照顧。
時間回到兩年前,侯禮祥曾兩度找到楊得志,先讓他給自己證明過身份,這樣就能享受到國家的照顧。
當時楊得志也確實為侯禮祥證實了身份,但怎么也不會想到,為何侯禮祥依舊過著落魄的生活,侯禮祥究竟發生過什么?
楊得志找來地方干部問話,不料對方斬釘截鐵的表示:“那人是特務,不用管他!”這讓楊得志大為震驚,別人不知道,他不會不知道,當年他們可以在一起走過長征的戰友,絕不會是特務。
侯禮祥出生貧苦農家,1929年成為共產黨員,1935年參加長征,曾在大渡河邊做出巨大貢獻,冒著生命危險強渡大渡河。
當時侯禮祥和十七名戰士組成了小隊,為大部隊打開了一條生路,但后來因為記憶有誤,十八名勇士變成十七名,侯禮祥被排除在外。
紅軍達達陜北后,侯禮祥因傷勢嚴重回到了家鄉,后來便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建國后因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曾入獄勞改十年。
直到后來侯禮祥在報紙上看到了楊得志的名字,于是立即寫信給他,想讓他給自己證實身份,而楊得志確實給回信了。
事實上,第一次回信,當地政府不信,認為侯禮祥是偽造的,第二次回信則在路上丟失了,壓根沒到侯禮祥手里。
當時侯禮祥以為自己就這樣死去,直到楊得志來到自己家,往后楊得志為侯禮祥證實了身份,身體也逐漸恢復。
1991年侯禮祥逝世,享年8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