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的五月,北大哲學系黨支部書記聶元梓寫下了“第一張大字報”。后來,她順理成章地做了全國“五大紅衛兵之首”。
因為上述原因,很多人都誤會了聶元梓,以為她在學校里是一個“八面玲瓏”的社交活躍分子。然而真實的她,卻是一個性格孤僻,少言寡語的“怪胎”。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聶元梓出生在河南豪富之家。因為家庭氛圍的影響,她從小到大讀書都很用功,成績也很好,屬于現代高校里常見高智商、低情商的“學霸”。
由于個性太強,聶元梓打小到大都沒有什么朋友。參加工作以后,也處理不好與同志和上下級的關系。依照她這樣的性格,本來絕無可能成為政壇的風云人物。
然而趕上了那個特殊年代,聶元梓趁著這個機會,打倒了從前自己看不慣的人,從此也拉開了中國十年浩劫的序幕。
那么,這個平時悶聲不響的聶元梓,為何能在特殊時期做出這些事呢?這一切還是得從她的家庭說起。
一九二一年,聶元梓出生在河南滑縣的一個巨富之家。她的父親在當地一邊行醫,一邊做藥材生意,積累下了大量的財富,因此成了地方上有名的鄉紳。
聶家非常有錢,但是并不像過去很多土豪劣紳一樣欺壓窮人。恰恰相反,因為有錢,聶家的子弟受教育程度都很高,所以他們較早地接觸到了當時流行的共產主義理論思想。
到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聶元梓家里的幾個叔叔、伯伯,以及聶元梓的兄長們全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聶元梓因為年紀較小,比哥哥晚了幾年入黨。她是一九三八年在河南當地上初中時,通過兄長聶真的介紹入黨的。
聶真后來是我黨太岳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一九四七年當過晉冀魯豫中央局任民運部部長,解放以后他就成了中國人民大學的第一任校長。
聶元梓的家庭在抗日戰爭時期毀家紓難,為了挽救國家、民族散盡家財,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所以盡管聶元梓的情商極低,但是她參加革命以后在干部中的級別一直不低。
最初,聶元梓的評級為十二級,后來調到了十四級。一九六三年,上面決定派一些干部到高校去擔任中層領導,聶元梓被安排進了北大。
最初組織上讓聶元梓擔任北大經濟系的副主任,后來北大的校長和領導們看她工作認真負責,在哲學理論研究方面還是有一些才華,就讓她轉到了哲學系,擔任系黨總支部書記。
可是沒想到聶元梓轉到哲學系以后不久,就和校領導發生了矛盾。事情是因為學校當時搞“四清”運動,聶元梓態度強硬,打擊到了很多無辜的人,犯了眾怒。
后來,校黨委的人寫材料把聶元梓的事報到了北京市委,市委領導開會的時候讓她做了檢討,她也因此對北大的校領導懷恨在心。
一九六六年五月大字報事件發生之前,曹軼歐被派到北大搞事情。她就想在校內找一個代表出頭去鬧事,找來找去,她就相中了聶元梓。
聶元梓平時在學校里不吭聲不出氣,校內的人完全想不到她其實是個“蔫壞”的家伙。當曹軼歐找上她,把中央內部會議一些機密透露給她時,她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于是馬上就同意了。
隨后,聶元梓在校內四處活動,找到了另外六個人和一起寫了一張大字報,把自己平時看不慣的幾個校領導全部寫進去公開抨擊。
這張大字報在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被貼到了北大“大膳廳”的東墻,頓時就引來了數百學生圍觀,轟動校園。曹軼歐得知非常高興,馬上把這件事上報,聶元梓就這樣成了紅衛兵首領。
六十年代中后期,聶元梓在國內煽動學生“造反”,毆打教師、知識分子,造謠抹黑開國將領,壞事做絕,她甚至下命令讓人去抄了自己丈夫的家。
這里簡單說一下聶元梓的婚姻情況,聶元梓四十年代在延安時與吳宏毅結婚,二人曾經度過一段十分恩愛甜蜜的時光,還生下了一兒一女。一九五九年,聶元梓與吳宏毅離婚。
一九六五年,聶元梓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吳溉之。吳溉之一九二四年入黨,黃埔四期生,比聶元梓大二十幾歲。
聶元梓與吳溉之認識的時候,吳溉之在最高法擔任副院長,有人說聶元梓是看中了他的地位,結果沒想到第二年就出了“大字報”事件。
后來,吳溉之因故牽涉進了一樁敏感事件里,聶元梓不但不幫他開脫,還反手來了一個“殺夫證道”,派人將他的家給抄了。
后來聶元梓擔心吳溉之的事會牽連到自己,于是就提出了離婚,吳溉之為此氣極了,于是就果斷同意離婚了。
當時聶元梓在高校里呼風喚雨,一度還得到中央領導的接見。然而沒過多久,因為局勢失控,中央又派了工宣隊進駐高校,要讓她和紅衛兵退場,哪知竟出了工人代表被學生打死的事件。
上面知道以后非常震怒,再加上聶元梓那會兒已經開始不太聽江青的話了,于是她就成為棄子了。那么,聶元梓為什么不聽江青的話了呢?
原來當時那些人鬧得太厲害,不光要抄聶元梓丈夫的家,還搞到了她幾個哥哥的頭上。這一來她自然不樂意了,江青覺得聶元梓不中用了,于是就把她這顆棋子給放棄了。
一九六九年,聶元梓被下放到江西勞動。本來這樣混下去就算了,結果到了一九七〇年她跑去廬山開會,因為看不清形勢站錯了隊,又挨了一頓批,還被隔離審查了一陣。
一九七八年,聶元梓被捕入獄,并且被開除了黨籍。五年之后,經過法院公審,她被判處十七年徒刑。
聶元梓在牢里其實過得挺好的,由于她入獄時已接近六十歲,過去也為中國革命做出過貢獻,所以組織上決定按比較好的標準給她安排伙食。
二〇〇〇年,聶元梓刑滿被釋放,回家以后沒有退休工資,組織上還讓街道每月給她發六百元生活費。二〇一九年,聶元梓在家中病逝,享年九十八歲。
- 參考資料:
- 《紅衛兵五大領袖”浮沉錄之一聶元梓》——《黨史博采(紀實)》,2008.01.05;
- 《聶元梓在廬山的鬧劇表演》——《黨史天地》,2004.02.15;
- 《聶元梓貼出“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領導文萃》,2003.12.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