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在2024年關了220家左右門店后,2025年的永輝還將繼續調整尾部店,擬再關200家左右門店。與此同時,永輝的胖改店(胖東來調改升級店)也將大范圍鋪開,年內最多的情況下有可能會開到近200家。由此,2025年,永輝胖改店與盒馬的競爭應該會全面展開。
一
降本
永輝當下的市場策略是:關店+調改。
即尾部沒有希望的店,關閉降本,以免“拖垮”母體。健康的門店則全面開啟調改升級,走裸價直采、建設企業文化、重啟服務精神,學習胖東來從“二房東”的商業地產盈利模型轉型到賣商品力賣服務力的制造型零售商的盈利模型。
在關店一塊,2024年,永輝關閉了220家左右的尾部店。截止2024年末,永輝的門店數在780家左右。
永輝的這波關店策略,在2025年還將持續,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2025年,永輝還將可能關閉200家左右的尾部店。
從根本上來講,永輝現在的關店還是因為過往經營所帶來的“歷史包袱”,需要去清理。
“2016年-2019年,這些年,永輝一直在大量開新店,可是老店的同店同比銷售情況卻一直在掉,這就構成了隱患。尤其是2018年-2019年,永輝單年開了一百多家新店。”
“商超零售行業,重要的是老店,大量開新店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實際上,看一家超市公司快速擴張背后的含金量,根本還是看其的老店經營,要看其開業滿2年老店的同比銷售情況。只有老店表現良好,才能真正支撐起這家公司的持續性外延擴張。”
由此,某種角度上說,永輝的這波關店調整,實際也是對其上一波高速外延擴張、市場形勢錯判的“修正”。
它可能需要關店來“降本”,以輕裝上陣重新找回造血能力。在原有的賣場盈利模型無法支撐既有連鎖門店數量規模的情況,必須要關店降本。
二
增效
降本增效,降本是一時策略,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增效。一味的降本,而無法增效,那可能也沒有什么意義。
永輝的增效方向是:胖改。
決定永輝未來的關鍵,還是其“胖改”店的進展,還是在于學習胖東來做的全面調改能否成功。
2025年春節前,永輝總計在18個城市,開出了41家胖改店。節后,永輝也公布了2025年首批調改門店,共計20家店,范圍覆蓋15座城。
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目前來看,永輝現有的胖改店整體還是不錯的,大部分的年銷都可能會進入到2億-4億區間。而整個2025年,永輝能開出的胖改店,200家最多了,具體則可能還是要走一步看一步。”
老店升級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在要大規模復制的情況下。
這涉及到資本投入、盈利模型的切換、理念的調整、經營慣性的扭轉,以及商品結構與商品能力的升級。
在資本投入一塊,胖改店的調整投入也不小,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胖改一家店,當下平均差不多要800萬元一家店了。”
盈利模型切換,則是指從傳統的“進場費”二房東盈利模型逐步切換到制造型零售商的盈利模型。
這包括買手體系的架構、超市的品牌化經營、客群年輕化運營、即食品類(熟食、烘焙等)生產供應能力開發、現烤現做等現場煙火氣氛圍打造等等。
總而言之,老店升級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如果沒有強大的外力來推動,單靠企業自身來扭轉既有慣性,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永輝胖改的一大支撐點就在于有外力幫扶——胖東來的“無私”、低門檻低成本輸出了零售能力,以及引入了新股東名創優品——可能會在高毛利百貨品類自有品牌經營上為永輝帶來創新精神與供應鏈的協同。
這些都有助于重塑永輝的差異化商品力,進而支撐起現有的連鎖規模。
三
競爭
永輝的胖改店在客群定位上,跟以往的永輝客群,有一些差異。
胖改店將客群瞄向了年輕客群、中產,以及品質商品消費者。
在永輝的胖改店中,你能看到相比以往更多的年輕家庭客流,看到百貨品類SKU的大幅砍減,看到商品總體SKU減少但一些細分小分類卻增加了,看到各個品類的專業化水平在提升,看到現烤、烘焙熟食等3R品類的規模供應與經營面積的大幅擴容,等等。
從煙火氣、差異化的商品、專業化能力、商品潮流跟進與引領能力、社交互動等層面,永輝的胖改店相比以往都有大幅提升。
(永輝北京首家胖改店——喜隆多店開業兩個月后的日配區。該店開業的前3個月總銷售1.2億元。)
這帶來的結果則是:永輝跟市場小攤小販、街邊個體超市形成了更大的區別,區別開來了。同時,它也跟盒馬、山姆會員店,尤其是盒馬要做的客群有更多重合了。
(永輝北京首家胖改店——喜隆多店開業兩個月后的蔬果區。)
與小攤小販區別開來,意味著你的定價能力提升,如果你是跟海量小攤小販做同質化競爭,你不會有定價能力。
與盒馬、山姆重合,尤其是與盒馬的重合,則意味著主導過去幾年中國商超業“消費升級”市場的幾大玩家,將迎來新的競爭者。
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伴隨著永輝胖改店于全國的全面鋪開,2025年,中國年輕客群、中產客群市場,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肯定爭奪激烈。”
“今年,胖改店與盒馬的競爭應該會全面展開。像北京、西安、成都、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這些盒馬重點城市,永輝調改店也會加速調改,競爭無法避免。”
由此,永輝與盒馬的競爭,將可能是未來幾年,中國商超零售業的一個很重要“現象”。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盒馬的模型是店倉合一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模型,其線上訂單占比相比高峰時期雖有所下降,但到目前也達到了63%。永輝近期雖在試水一些前置倉業務模型,比如與美團戰略合作,在鄭州已經接下美團斑馬超市的運營,但其總體的線上占比還是不高,就在20%左右,近期,永輝應該也沒有太多精力去做線上,它的重點還是線下門店的調改。
在線下端,永輝的胖改店則已經展現出了對盒馬的一些分流,主要是在一二線市場。
一些接近永輝的市場人士認為:“就全國性競爭而言,胖改店打盒馬,挖山姆部分客群,綽綽有余,盒馬也無法有效反擊。怎么反擊呢?盒馬的線下太差了。盒馬只能下沉到二三線,因為在一線及二線主城,他搞不過山姆和胖永輝。”
但這個觀點,盒馬肯定不同意。
盒馬前CEO侯毅也曾公開說:“胖改之所以火,是因為今天的零售也沒路好走了。但胖東來在許昌相對壟斷下的高毛利所支撐出來的員工高福利,在全國沒有普適性。”
(永輝北京首家胖改店——喜隆多店開業兩個月后的熟食區。)
從已有的案例來看,盒馬曾經進入永輝總部——福州市場,但沒站住,退出來了。
這可能是因為福州市場在線下有永輝,在線上有樸樸超市,盒馬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型,在線上線下兩端都受到了擠壓,沒能站住。如果盒馬只是在線下端面臨競爭,盒馬有可能站得住,因為盒馬的線上訂單占比很高。
所以,《商業觀察家》一直來也在關注永輝超市的線上業務進展,尤其是永輝有沒有可能與同在一地的樸樸超市,進行股權或戰略合作。
早期,永輝曾試圖收購樸樸超市,未果。《商業觀察家》也曾問許多市場人士,兩家有沒有可能未來合作,但大多數市場人士似乎都認為不太可能。
線上業務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創新即“壟斷”——在一個領域創新,再“壟斷”這個創新領域市場。
你很難在美團的外賣賽道再戰勝美團,你也很難在直播賽道再戰勝抖音。
當一個線上領域出現創新,后進者如果沒有數量級優勢的資本能力、用戶規模、人才技術優勢、政商影響力等,很難跟上創新者的發展速度——太快了。
盒馬是商超零售業“店倉合一”模型的創新者,在這個領域,實際上,當下也并沒有出現一家能超過盒馬的玩家。
京東(七鮮)不行,美團(掌魚生鮮)干脆放棄。
但是,不做線下實體門店,純做線上到家訂單的前置倉跑出來了。它們在所進入的城市的線上到家訂單量,都超過了盒馬。
所以,未來永輝到底怎么走線上業務,在前置倉、店倉合一都有領先者的情況下,永輝的線上業務要不要做,有沒有差異化與創新,還是一個關鍵點。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