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狂了,有些人真是連最后一層遮羞布都不要了啊。
這不,新學期剛開始。
湖北某實驗小學,一個五年級家長群。
班主任就號召全體家長,積極踴躍訂購學校提供的“學生奶”。
當然,學校也說了,買不買,全憑個人意愿。
不過咱都上過學,明白里面有啥彎彎道道。
一般情況下,“為孩子計長遠”的父母,哪怕不喝也會順著學校訂。
可這一屆的家長,有人偏偏就不吃這一套。
老師話音剛落,就有家長回復說不買了。
然后,又有兩位家長開始接龍,客客氣氣地拒絕了。
眼瞅著事態發展不受控制,班主任坐不住了。
“你們都不訂牛奶,工作怎么樣開展!我丑話說在前哈,以后有什么要求最好別找老師!”
好家伙,這到底是啥奶啊?
不僅能影響班主任的工作,連孩子都成了要挾家長的工具。
說到底,家長是真金白銀往外掏的那個人。
這年頭,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難處,誰都過得不容易。
或者各家也有各家的打算,自己在家買了,也不成嗎?
可班主任一句話,直接把人看自閉了。
這不是明擺著不訂就給孩子穿小鞋嗎?
最后,也不知道是誰,把聊天截圖發到了網上。
事情鬧大了,學校和當地的教育局坐不住了。
說班主任由于壓力過大一時說錯了話,已經被批評教育,本人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向家長進行了道歉。
但我們都知道孩子是家長的軟肋,拿孩子綁架家長的事情,何時是個頭?
02
諸如“訂奶要挾”的事情,我們可沒少見。
去年9月,襄陽不才發生一件嗎?
某初中,說好了自愿訂購“學生奶”。
一個學期330,錢不算多。
可事到臨頭,家長群里,卻發來一則通知:
有牛奶過敏的可以不訂奶,但是需要向學校提供醫學證明。
一位學生家長當時就抓馬了,說好了不強制購買,你搞這一條,是要學生買,還是要學生買呢?
還有幾個月前,四川南充,那張火遍全網的“家長群推銷醫保”的截圖。
老師在群內發布學生購買醫保統計表,并@所有人:
“沒給孩子買城鎮醫保的,請現在馬上給孩子買了,否則學校要求停課,給沒有買的開家長會。”
除此之外,老師還“善意”提醒,如果不買會給學校的教學工作帶來阻礙,希望家長能夠理解并支持。
說真的,有些家長是真不想理解和支持啊。
可是能有啥法子呢?
“你不買,天天群里催,小孩都被區別對待了,沒辦法,所以最后還是買了,不買不行啊!”
更離譜的是廣東的那次“自愿簽名”。
一名九年級的學生家長把投訴電話直接打進了電臺,滿肚子都是無奈和委屈。
趕著期末的點,學校要學生購買總計595.8元的教輔資料和寒假作業。
也是說好了不強求,可是緊接著騷操作來了:
所有學生收到了一張自愿訂購表,班上只有兩三個人主動簽名。
然后老師就給大家做思想工作,還不購買?行,那下個學期就不用聽課了。
最無語的是,班級群里也不征求家長意見,老師直接就讓人掃碼付款。
說實話,中國式父母,只要真心為孩子著想,有時候不管多少錢都肯花。
可“挾孩子以令家長”,吃相著實太難看,也太讓人寒心了。
03
問:為什么類似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兩句話:
第一,“全能的老師們,已經沒時間教書了。”
就拿推銷醫保那件事來說,面對家長的責難:
“老師說她也沒辦法,說學校安排的,學校說教育局安排的……”
對比文章開頭,五年級班主任那句“壓力太大”,是不是含金量還在上升?
《三聯生活周刊》曾經發布過一位從教40年老校長的調查報告。
2787位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中小學教師,其中80%來自三四線城市。
這些老師中,一半以上,都無法正常完成基本的“備課”,只能在校或回家加班完成。
在基本教學之外,耗費教師時間最多前兩項分別是:完成各級各類檢查任務和參與學校臨時交辦的非教學類任務。
你細品一下,上面的那些“推銷員”、“銷售員”啥的,都是哪里來的?
正所謂,層層壓力層層壓,為了「KPI」沖鋒陷陣的一線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在壓無可壓的那一刻,終于爆發了。
第二,“這哪是生孩子啊,這是生人質啊。”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原院長溫鐵軍教授說過一句話:
“當你把孩子變成賺錢工具的時候,有道德嗎?你還講師德?”
《央視新聞》曾經做過一次報道。
四川一中學,要求高一學生“自愿”購買5998元的平板電腦和捆綁教輔軟件。
這價格放在普通家庭,是一筆不菲的支出了。
可是記者調查發現,電腦的網購價格不僅只需1599元,而且還是停產多年的舊款。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學校明里暗里都在提示,“買了就能讓孩子進更好的班級”。
這哪是買電腦啊,這是給孩子交“保護費”呢。
你就說,家長愿不愿意掏這個錢吧。
最后,就連央視主播也忍不住評論道:
“如此高價所產生的利潤空間,也讓人產生極不舒服的聯想。”
后續兩年的深入調查更勁爆,大家可以去搜一搜,只能說:隊伍里出了壞分子。
04
話說回來,有誰在意過“人質”的感受嗎?
想起那個全網瘋傳的“牛奶干杯”視頻。
湖南益陽,一所小學課堂內。
老師引導孩子們拿出學校訂的牛奶,跟同桌“干杯”。
喝完,還意猶未盡地對孩子們說道:“太好喝了吧”、“真好喝”。
有牛奶的學生自然興高采烈,沒訂牛奶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委屈巴巴地趴在桌子上。
現場鬧哄哄的,老師情緒也很飽滿,可看到視頻的每個網友,心里都有些發寒。
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
“這種行為肯定不對,有些小孩看到,心里肯定很不舒服,而且這么有意地針對。”
是啊,千萬別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
因為,有些傷害,本就是潛移默化的。
至今我還忘不掉,年少時的一段經歷。
學校讓訂一套夏天的短款校服。
因為那時候家里挺窮的,已經買過長款了,就嚴格遵守自愿原則,沒訂短款。
誰知道那天早操,老師將我們幾個沒穿短款校服的學生拉到了最后。
也許旁人毫不在意,可一個少年的心中種下了一顆自卑的種子,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光里,總覺得物質上的缺失,會讓人低一頭。
然后,暗自神傷,艱難自愈。
最后,還是那句話吧:
“讓教育回歸教育,讓學生成為學生。”
如是而已。
參考資料:
新晚報:《家長不訂牛奶,老師怒斥“以后有要求別找老師”……當地學校回應》
海報新聞:《湖北浠水一小學老師警告不訂牛奶,家長“有事別找我”,學校回應》
光明網:《學生不訂奶需提供過敏證明?教育局回》
光明網:《“不買停課”!班主任被指在家長群強推醫保,當地回應》
南方都市報:《惠陽一學校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教輔?教育局:已約談,批評教育》
魯中晨報:《“不買停課”!班主任被指在家長群強推醫保,當地回應》
新黃河:《湖南一學校老師讓訂奶學生“干杯”喝奶,沒訂奶學生“委屈巴巴”,當地教育局回應,網友:訂牛奶是老師的KP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