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年,60歲的歐陽修自覺不適合繼續(xù)做官,于是上書請求辭職退隱。
歐陽修是宋朝有名的文學大家,歷史上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當時他正擔任戶部侍郎、參知政事,是當朝權力和地位都數(shù)一數(shù)二的重臣,他為什么甘心退出權力核心,寧愿選擇退隱生活呢?
說起來,歐陽修仕途生涯中多次蒙受謠言污蔑,其中最嚴重的3次讓他難以自辯,道德品格與人身清白因此受到人們的嚴重質(zhì)疑,給他的身心造成了很大傷害。
第一次, 因為支持范仲淹等人而被誣陷。
1045年,主持“慶歷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韓琦等人被貶出京城,宰相杜衍因為試圖為他們分辯也被罷相,被遠遠地派到兗州擔任知州。
歐陽修的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此時,歐陽修正擔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聽說范仲淹、杜衍等人的遭遇后,他馬上上書為他們求情。
歐陽修認為,這四位大臣是世人皆知的忠正賢才,朝廷沒有任何理由罷免他們。假如朝廷讓這四位大臣離開,那必然會使朝中的邪惡小人暗中得意,周邊的外敵互相慶賀,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歐陽修奏疏中的原文是:“今此四人一旦罷去,而使群邪相賀于內(nèi),四夷相賀于外,臣為朝廷惜之!”
歐陽修善惡分明的言辭讓朝中那些“邪惡小人”十分忌憚,但是宋仁宗一向器重歐陽修,歐陽修又詞鋒甚健,這些人正面和他對敵難以取勝,所以只能謀劃從暗處下手。恰好此時歐陽修的外甥女被拘押入獄,于是這些人想從她這里找到歐陽修私人生活的漏洞。
歐陽修這個外甥女姓張,是歐陽修妹妹的繼女,父親去世后她跟隨繼母歐陽氏來到歐陽修府上居住。歐陽修將張氏撫養(yǎng)成人后,將她嫁給了自己的遠房侄子歐陽晟。
張氏為人不太安分,和歐陽晟成婚后卻和府上的仆人私通,于是被歐陽晟扭送到了官府。負責審理的官員了解到張氏和歐陽修有親戚關系后,馬上審訊重點轉(zhuǎn)移,他們不斷旁敲側擊,多方誘導,終于讓慌里慌張、急于脫罪的張氏說出對歐陽修不利的證詞:張氏在歐陽府上居住時,歐陽修對她有曖昧行為。
歐陽修塑像,圖源網(wǎng)絡
歐陽修正忙于政事,義正詞嚴地駁斥高居朝堂的奸邪之臣,沒想到一盆臟水從天而降,精準地潑到自己身上,讓他成為朝廷內(nèi)外人們嘲笑和譏諷的對象。
歐陽修辯無可辯,最后不得不接受了被貶滁州的命運。
正是在滁州,歐陽修寫出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文章雖然字詞優(yōu)美,卻難以掩飾歐陽修內(nèi)心深處無盡的郁悶和憂傷。
第二次, 被人代寫奏疏,得罪了宮中宦官。
歐陽修在滁州任上兩年,之后先后在揚州、潁州等地擔任知州,期間,他的龍圖閣學士職位得到恢復,直到1052年因為母親去世丁憂在家。
漫長的貶謫生涯里,宋仁宗并沒有忘記歐陽修,除了為他恢復學士職位外,在歐陽修服喪期間還想起用他,但是卻被歐陽修拒絕了。
1054年,服喪結束的歐陽修被召回京城。直至此時,47歲的歐陽修已經(jīng)在外輾轉(zhuǎn)了十余年時間,他鬢間白發(fā)叢生,讓宋仁宗一見倍覺傷感,忍不住對他噓寒問暖。
宋仁宗的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宋仁宗對歐陽修的關切態(tài)度引起了朝中奸佞小人的警覺,于是他們再施陰謀:以歐陽修的名義向朝廷遞交奏疏,在奏疏中請求汰除內(nèi)侍中那些非法牟取利益的人。
這道奏疏提交上去,歐陽修馬上成為宦官的眾矢之的,結果導致歐陽修回到京城剛剛三個月就面臨再次被貶。
這次貶謫因為群牧判官吳充的極力勸諫而及時終止,最后歐陽修被留在京城,提升為翰林學士,奉命修撰《唐書》
第三次, 來自提拔之人和親人的攻擊。
1063年,宋仁宗去世,他的養(yǎng)子,即太子趙曙即位,是為宋英宗。
此時,歐陽修已經(jīng)官至戶部侍郎、參知政事,他位列宰執(zhí),是執(zhí)掌朝政大權的重臣。
隨著宋英宗即位,他能否認生父濮王為皇考的問題引起了朝堂大臣之間的激烈論戰(zhàn)。這場論戰(zhàn)涉及范圍廣,聲勢浩大,持續(xù)了長達18個月。
在這場論戰(zhàn)中,歐陽修認為,宋英宗應該認生父濮王為皇考。沒想到的是,歐陽修的意見與絕大多數(shù)大臣正好相反,因此他受到御史呂誨等人的猛烈攻擊。
宋英宗的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雙方各執(zhí)己見,斗爭激烈,完全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因為歐陽修位高權重,他的意見又正合宋英宗的心意,所以呂誨這些反對者就都被逐出朝廷,呂誨被外放為蘄州知州。
御史的位置有了空缺,歐陽修就推薦年輕大臣蔣之奇為御史,因為在這場論戰(zhàn)中他最欣賞蔣之奇的說法。
蔣之奇受到提拔升官,非但沒有感激歐陽修,反倒因為被視為奸邪而急于撇清和歐陽修的關系。很快,他就得到了一個這樣的機會。
歐陽修的妻弟薛宗儒曾經(jīng)被人牽連受審,他本指望歐陽修能出手施救,沒想到歐陽修卻要求公事公辦,致使薛宗儒受到了相應的懲罰。薛宗儒對此懷恨在心,于是就編造謠言詆毀歐陽修,說他竟然與兒媳婦有染,還特意把這消息傳給中丞彭思永。
蔣之奇捕風捉影,通過彭思永聽說這件事后,為了證明自己和歐陽修關系并不親密,馬上履行職責:向朝廷遞交奏章,彈劾歐陽修家庭生活混亂。
此時宋英宗已經(jīng)去世,宋神宗剛剛即位。宋神宗一心要維護歐陽修這位三朝重臣,除了請來老臣為歐陽修解釋之外,他還派人追問蔣之奇關于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追查的結果,事情完全屬于子虛烏有。
歐陽修畫像,圖源網(wǎng)絡
雖然如此,歐陽修卻備受打擊,從被彈劾的那一刻起,他就自請閉門在家,等待事情調(diào)查結果,甚至上書請求退隱,再不過問朝政。
宋神宗查明事情真相后,對蔣之奇等有關人員都給予了懲處,對于歐陽修的自請退隱卻始終沒有同意。最后,因為歐陽修的堅持,宋神宗同意他辭去參知政事,改任為觀文殿學士、刑部尚書,出京為亳州知州。
歐陽修雖然沒能成功隱退,但是經(jīng)歷過多次被人誣陷后終究是心灰意冷,后來他又多次上書請求致仕。直到1071年,歐陽修已經(jīng)65歲了,這才終于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致仕。
致仕的第二年,1072年,歐陽修去世,宋神宗賜謚號“文忠”,給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評價。
結語
歐陽修23歲步入仕途,宦海沉浮四十余年,他忠正敢言,是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位帝王都非常欣賞和器重的賢良重臣,正因為如此,他才成為那些奸佞之人造謠污蔑的對象。這些謠言不僅直接導致了歐陽修的幾次貶謫,也給他的身心精神帶來不小的打擊。
歐陽修顯然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玻璃心”,相反他內(nèi)心堅韌,精神強大,可是即便如此,眾口鑠金,面對撲面而來毫無根據(jù)的謠言,尤其是桃色傳聞,即使強韌如他都自覺無力應對,唯一的選擇就是忍讓退去,獨自吞下由此而生的苦果。
歐陽修尚且如此,又何況蕓蕓眾生、普普通通的我們呢?不要制造、相信和傳播任何謠言,避免為他人造成困擾,這樣或許不僅是保護別人,同樣也是給我們自己最好的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