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媒體推出了一篇名為《從張朝陽到梁文峰:一個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的文章,其核心內容是闡述中國互聯網歷經門戶時代、搜索時代、算法時代再到AI時代的四代創業史。
在講述張朝陽、李彥宏、張一鳴等互聯網前輩的創業故事時,均從其白手起家的經歷切入;然而講到梁文峰卻直接表述為“2023年7月,梁文峰宣布成立大模型公司DeepSeek,正式進軍通用人工智能領域”,對他于此之前創辦量化交易公司幻方的輝煌戰績卻絕口不提。
實際上,在創立DeepSeek之前的2015年,梁文峰就已創辦了幻方科技,專注于在A股市場進行量化交易。就在當年恰逢股災,該公司憑借高頻量化策略取得了非凡的成績,迅速發展壯大,管理規模在2016年就突破了30億,并且在次年榮獲私募金牛獎。到2021年,幻方的管理規模更是突破了千億,一躍成為行業內的“四大天王”之一。
而幻方科技的量化交易,那可不是與DeepSeek毫不相干的存在,它恰恰是梁文峰創辦Deep Seek的動力初衷和資金來源。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有了幻方從量化交易中賺取的豐厚利潤,梁文峰才能以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支撐起DeepSeek石破天驚的橫空出世。
可這篇自媒體的文章,卻偏偏跳過這一極為關鍵的內容,刻意掩蓋梁文峰從量化交易到AI創新的真實創業歷程,顯然是因為量化交易在股市收割散戶的名聲不好,所以用春秋筆法來為顯者諱。
但股市量化交易既為政策所允許,那也就不是什么見不得光的事情,但寫梁文峰的創業經歷卻刻意隱瞞幻方的相關信息,顯然暴露出文章作者在內心將量化交易污名化為“投機游戲”而將AI置于“道德高地”的典型幼稚心理,仿佛只有剝離一切現實利益的“純粹理想主義”才配得上科技創新的神圣性。
梁文峰創辦DeepSeek助推中國AI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成就,并不會因為他此前從事量化交易的經歷而受到任何貶損,自媒體文章故意隱藏這些事實并自以為是地美化梁文峰創業經歷的做法并不可取:其一,這是對事實的不尊重;其二,這是對量化交易偏見情緒的妥協;其三,更重要的是,這大大抹殺了股市散戶們對于推動中國AI產業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調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