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一曲“挖呀挖”讓幼師小黃一躍成為大網紅。
按照常規劇本,黃老師走紅后會成為更多小朋友的電子老師,沒想到后續竟是接連不斷的爭議。
最終歷經誰是原創、直播被造黃謠、抑郁離職的風波后,黃老師從網絡上銷聲匿跡了,仿佛她從沒來過一樣。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她竟然悶聲干大事:一回首宣布生娃,二回首宣布以母親的身份成為早教專家!
可惜的是,就算黃老師憑借個人能力轉變身份,網友們對她的惡意卻好似絲毫沒變。
起因是網友發現,黃老師從2月份開始就頻頻發布有關早教英語的內容,據說她的教學方式是:音樂、觸覺、語言三位一體;
即將英語詞匯融入旋律,加之撫觸節奏,用小孩子們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潛移默化,最終達到多維感官開發的目的。
抱著孩子對鏡自嗨就能起到雙語啟蒙的作用?網友對此抱觀望態度!
但新手媽媽和幼師經歷的雙重身份,確實讓黃老師先人一步贏得寶媽人群的喜愛,據查她的賬號粉絲已達700萬。
每條視頻的贊評轉量都很高,甚至最高者能達到近70萬,且298元的早教課賣出1.2萬份、帶貨母嬰用品單場銷售破百萬、早教玩偶售出3萬件+。
最后她還聯合了國際品牌開發教具,總之網友們的“挖呀挖”是跟風瞎鬧,而黃老師才是挖出了寶。
但正所謂人心中的成見是座山,黃老師就算在早教圈內已負盛名,圍觀群眾對她的質疑卻絲毫不減。
比如早教資質,大家認為幼師雖然頗懂幼兒心理,也能輕易把“家人們”吊成翹嘴,但她跨行做早教、還在粉絲群里大搞“298元VIP答疑”就是“準駕”不符!
相較于隔壁桃子老師對孩子們的實心實意,對流量的不驕不躁,網友更認為黃老師的操作看上去,更像是榨干了“挖呀挖”流量后,又重新起航恰孩子的流量。
尤其她所謂的“音樂英語啟蒙法”,更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經驗之談。
如此早教到底是促進兒童認知發展、還是混淆認知恐會造成倒退?不得而知!
但網友認為,黃老師及其團隊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尤其是視頻內容輸出應予以說明,沒有專業資質的情況下,不該以偏概全拿自己的經驗當知識庫,有專業儲備的情況下,讓寶媽們能安心追隨。
母嬰賽道或許是最好的變現渠道,但粉絲的孩子也是獨一無二的寶,還是透明為好,免得教育初心慘遭資本裹挾,最終好心辦壞事變成第二個“瑤一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