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近3年之際,烏克蘭政府后知后覺的發現,曾經最為支持烏克蘭的美國,現在居然公然站在俄羅斯一邊,加入到了瓜分烏克蘭的行列當中,而且要價絲毫不亞于俄羅斯。
這里就拿烏克蘭宣傳中常見的“榮耀屬于烏克蘭”為例。
“榮耀屬于烏克蘭”首次出現于19世紀烏克蘭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的詩作《致奧斯諾維亞年科》中,在1917~1921年的烏克蘭獨立戰爭期間逐漸成型,在40年代被納粹分子班德拉廣泛使用。
受班德拉主義影響,“榮耀屬于烏克蘭”與納粹禮不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屬于合用,在近三年的俄烏戰爭當中,烏克蘭在高喊“榮耀屬于烏克蘭”的同時,始終無法洗清對納粹主義的終極崇拜。
烏克蘭不管是任何性質的運動、革命或是戰爭,他們遇事不決時,第一件做的事情總是先高喊一句“榮耀屬于烏克蘭”,口號喊了100多年了,終于把烏克蘭喊成了歐洲最貧窮的廢墟國家了。
過去百年之間,烏克蘭喜歡在“榮耀屬于烏克蘭”前后加上“榮耀屬于全世界”和“榮耀屬于英雄”等語句,至于具體加上什么,這個得看烏克蘭當時是跟著誰混,畢竟烏克蘭通常不是個獨立國家。
伴隨著特朗普政府在俄烏戰爭上的表態越來越清晰,北約已經明確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換成了“烏克蘭沖突”,此前喊得最兇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也改口了,稱絕不會派兵前往烏克蘭。
現在誰要再喊“榮耀屬于烏克蘭”,大家一定會笑話這人,并且還懷疑這人是出來做“反串黑”,專門為了抹黑烏克蘭而來的。
榮耀是否屬于烏克蘭,這個不好說,但是介于“榮耀屬于烏克蘭”這句喊了百年的口號,總喜歡根據當前環境加一些前綴或是后綴,現在的廣大網友很自然發明一段新的口號。
俄烏戰爭最終的結局:土地屬于俄羅斯,資源屬于美利堅,債務屬于歐羅巴,榮耀屬于烏克蘭。
雖然烏克蘭的民眾失去了一切,變得一無所有,但是他們獲得了自由,尤其是繼續高喊“榮耀屬于烏克蘭”的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