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2月20日,新春伊始,固始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廠房里就傳來響徹云霄的機器轟鳴聲。與此同時,全縣各企業和在建項目紛紛開足馬力,忙生產、抓進度、趕訂單,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場景。
從縣四大班子領導到具體公職人員,從企業員工到鄉村老鄉,人們都鉚足干勁,齊奏生產樂章,掀起生產熱潮,合力拼搶蛇年首季“開門紅”,為全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固始縣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成為豫南門戶信陽市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和前鋒。全年生產總值達459.74億元,增長5.8%,高于全國、省、市平均水平,總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居全市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2%,居全市第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9%,總量254.14億元,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億元,居全市第一,其中稅收占比72.8%,居全市第三。
跑好“第一棒”,再啟新征程。當下,固始縣正在趁著省、市“兩會”的東風,聚焦省委“四高四爭先”工作要求,貫徹信陽市委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以“三系三統三引領”為抓手,充分挖掘文化、人才、區位、交通、產業、生態等優勢,積極貫徹落實河南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大會精神,縱深推進區域合作,在擴大高水平開放上拓寬更廣空間,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活力,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新篇章貢獻更多固始力量。
擦亮文化名片 筑巢引鳳舞翩躚
固始縣被稱為“中原第一僑鄉”,中原歷史上四次大規模南遷都與固始有關,豐厚的根親文化資源,成為固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橋梁紐帶,“唐人故里·閩臺祖地”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根在中原、根在固始”已成為眾多海內外游子的共同心聲。近年來,已有超過10萬人次海內外宗親回固始拜謁先祖遺存、傾情捐資助學、創業反哺家園,感受故土親人的至愛深情。
“我們依托縣根親文化研究會有序組織陳、王、黃、李等70多個姓氏文化研究機構,規范開展各類民間姓氏研討活動。僅2024年,民間各姓氏文化研究組織已累計開展根親文化活動166次,其中交流聯誼‘請進來’56次、‘走出去’53次,先后參與活動的宗親達7000余人次。”固始縣根親文化與文物事務中心主任石繼承說道。
該縣依托根親文化,搶抓節會招商,持續開展“千名蓼商固始行”活動,吸引優質企業投資興業。2024年累計簽約“1+1”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項目43個、總投資58.36億元,開工42個,投產37個,入庫31個。
放大人口效應 凝心聚才強磁場
固始全縣人口185萬,是我省第一人口大縣、勞務輸出大縣,常年有70萬人在外務工創業。依托人力資源大縣優勢,用好信商固商優勢資源,發揮60余家外建商協會作用,放大老鄉招老鄉、老鄉招外商疊加效應,成功招引了大好紡織、逸倫紡織、君盛紡織等一批優質企業,并通過加強與異地商會的緊密合作,搭建更加廣闊的銷售平臺和商道網絡,推動固始縣特色商品走向全國市場,提升固始縣的商業影響力和經濟競爭力,實現固始縣與異地商會所在地的互利共贏。
同時,固始縣加強高技能人才引進,河南農大康相濤院士在固始設立工作站,發展“三邊一院”農牧循環生態種養示范點81個,有力促進鄉村振興。依托信陽工程職業學院,增設紡織工程等5個專業,培育產業工人2700余人;實施“三個一萬人”計劃,吸引人才、技術、資金回歸,新增返固高校畢業生2000人。
優勢再造齊發力 通江達海開新局
固始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是“東引西進”的橋頭堡,全縣交通體系內接外聯,境內滬陜高速、濮商高速、寧西鐵路、312國道縱橫穿境,淮河航運通江達海,阜陽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近在咫尺,“水鐵公空”聯運優勢凸顯。固始縣現有鐵路總里程約32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73.8公里,高速公路進出口4個,國道總里程144.669公里,省道總里程319.644公里。
2025年新春伊始,作為豫南地區的“出?!遍T戶,固始縣的信陽港固始港區中心作業區一期工程項目工地里樁機高聳、機車轟鳴,挖掘機、推土機、運輸車往來奔忙。為了搶抓工程進度,確保項目早日完工,春節期間建設者們一直堅守工地,奮戰不止。
“信陽港固始港區中心作業區一期工程是建設大型化、專業化碼頭,目標建設成為‘區域性物流樞紐’和‘水運物資集散中心’,依托淮河航道,重點服務豫東南、皖西北及淮河沿線地區。”項目負責人蓋旭濤介紹道。
在河南“一縱三橫”內河航道規劃中,淮河信陽段是屬于最靠南的“一橫”。項目建成后,將切實提高固始港區水運通過能力,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為落實“淮河經濟一體化”發展理念,推動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和中原經濟帶崛起的重要推手。作為內河二類口岸,信陽港固始港區中心作業區有望成為豫南地區“通江達海”第一港。
區域協作惠八方 能需對接活水來
固始縣位于豫皖兩省交界處,與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毗鄰,2024年以來,葉集區、固始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堅持統籌謀劃、頂格協調,聯合呈報的《葉集—固始“一河兩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合作區發展規劃》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司復函支持。葉集—固始合作區圍繞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方面協同發展,其中13項重點任務、39條細化措施正在穩步推進。先后將雙方5家醫療機構納入定點管理,陳淋子鎮至葉集區3條公交線路已開通,兩地已就黨政、文化、旅游、教育、警務、環保等方面開展多次交流合作。
搭乘“蘇信合作”的快車,該縣和蘇州市兩地緊密圍繞兩地所有、所需、所能,推動固始和蘇州兩地廣泛開展黨政互動、企業考察、商會懇談、招商推介、校地對接、人才交流等活動,推動兩地形成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分工協作、聯動發展的格局。2024年以來,固始與蘇州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7.2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 展現發展新氣象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該縣持續盤活低效用地,季度滾動儲備標準地600畝,配建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確保企業拿地即開工。
常態化組建“金融超市”,開展銀企對接活動124場,落地企業貸款11億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開“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服務模式,全省首家“一電通”便民服務中心在固始揭牌運營。常態開展“營商周一見”“書記縣長會客廳”活動27期,縣鄉聯動解決問題2000余條;建立兩個專項機制,充實化解矛盾工具箱,完成一批企業債務重組、減息免息、信用修復。針對作風頑疾,提出“八個視如”要求,引導激勵黨員干部求真務實、擔當作為;用好干部現實表現紀實辦法,建立能上能下用人機制,持續激發干事創業激情;制定項目量損定損止損挽損辦法,定期組織行風評議,不斷營造嚴實氛圍,以干部精神面貌新變化帶動各項工作呈現新氣象。
2024年,全縣各類經營主體新增1.2萬戶,總量近10萬戶?!八纳稀逼髽I新增57家,居信陽市第一?!扒笕f戶大走訪”助企紓困放貸11.58億元,居信陽市第一。信陽首筆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貸款落地固始。爭取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4個,資金7200萬元;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資金4871萬元,拉動消費2億元。
“下一步,固始縣將搶抓機遇,聚焦‘四高四爭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科技創新,擴大開放合作,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在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固始縣委書記楊浩威信心滿滿地表示。■河南經濟報記者 牛踏秋 通訊員 何婷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