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為媒 書香傳愛
《云起滄江 茶出邦東》新書分享會點亮“星星之光”
當瀾滄江解開銀色的發辮,大雪山便以月光為梳,裹攏了河谷間飄蕩的云霧。古濮人的足跡踏過山川,在邦東的土地上,種下關于茶的記憶……”云南拉祜族茶人王淼飽含深情朗讀自己創作的詩歌《邦東謠》,揭開了一場茶文化與愛心公益活動的序幕。
2025年2月22日下午,《云起滄江 茶出邦東》新書分享會暨關愛孤獨癥群體公益活動在云南省圖書館圓滿舉辦。該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淼以瀾滄江邊的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的茶山為研究樣本,歷經五年艱苦的田野調查和實地采訪,精心編纂集結成書。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這本書深入挖掘邦東茶文旅資源,傳承弘揚云南民族茶文化,推動打造邦東茶公共品牌,開創瀾滄江流域茶文化傳播新局面。
圍繞“以茶為媒?書香傳愛”主題,活動匯聚了云南茶行業的協會領導、專家學者、邦東茶企代表及茶葉愛好者、公益愛心人士,以及 孤獨癥孩子和家長?;顒蝇F場展示了孤獨癥孩子們的畫作和香薰手工作品,每位嘉賓到場簽到即領取到一片綠色的“愛心樹葉”,簽名留言,并將“愛心樹葉”粘貼在一棵愛心樹上,以此表達對孤獨癥群體的關愛和支持,現場涌動著愛的暖流。
本次活動由云南省圖書館普洱茶文化圖書館主辦,《普洱》雜志、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曉德書號、初星咖啡屋、吾茶善品協辦?,F場王淼向云南省圖書館捐贈《云起滄江 茶出邦東》茶書五本,云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主任、普洱茶文化圖書館負責人楊梅向王淼頒發捐贈紀念證書,以此表明借助公共文化平臺,以書為媒,讓茶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現場,王淼分享了《云起滄江?茶出邦東》的創作歷程、靈感來源以及書中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王淼出生在 “世界茶源”云南普洱市,是國家高級茶藝師、評茶員、景邁山普洱茶膏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現任云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云南農業大學校外行業導師,先后師從景邁山布朗族文化學者蘇國文、寧洱民間茶膏第一人湯謨、云南茶文化學者王迎新。《云起滄江 茶出邦東》全書共分五個章節,以位于瀾滄江邊的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的茶山為研究樣本,圍繞邦東鄉的地理、人文、歷史,普洱茶文化、種植、品種、加工、茶葉特色,通過大量的實地調查和人物采訪(以當代茶農為主),以及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以故事化、人文地理式的敘述方式,多元化地呈現出邦東鄉的茶文化,以及當地茶農因茶致富的經歷,展現邦東鄉鄉村振興之路的發展歷程和典型案例。
《云起滄江?茶出邦東》一書,被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評選為“2025年度云茶文化宣傳讀物”,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陳正榮不僅為茶做序,還到場祝賀,并發言:中國是茶的故鄉,云南是茶的原生地。云茶產業是云南支柱產業之一,滋養云南600萬茶農、上千戶茶企。云南普洱茶已經是第一品牌,離不開文化的宣傳和引領?!对破饻娼?茶出邦東》這本書的出版,對云南茶產業的發展及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宣傳起到重要作用。陳會長分享:邦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王淼這樣的文化學者的宣傳推動下,“邦東三杰”的昔歸、那罕、曼崗,被公認為“性價比高、優質的普洱茶產區”。另外這本書還挖掘當地的民俗古跡,閱讀起來輕松愉悅。
西南林業大學古茶樹研究中心藍增全教授致力于古茶樹資源研究,他藍增全教授非常欣賞王淼為寫好這本書,一次次踏勘茶山、走訪茶村寨,深入采訪耕耘在邦東的茶農、制茶人的精神和行動力。他為書作序,并到場發言:“我國古茶樹有5600多萬株,約97%分布在云南,瀾滄江流域、哀牢山山脈和高黎貢山山脈三個地方是世界古茶樹資源最多的、也是值得去書寫的地方。我們提出“瀾滄江孕育茶文明”的觀點,并出版《瀾滄江孕育茶文明》一書。邦東茶區屬于瀾滄江流域的一個小地名,王淼以一個小地名深入邦東挖掘文化,并出版研究成果。如果我們把瀾滄江每一個小地名的文化都研究出來、聯系起來,這樣才是真正的瀾滄江孕育的茶文明。藍增全教授呼吁大家都來關注和書寫瀾滄江流域不同民族的茶文化,共同構架瀾滄江孕育的有血有肉、豐富多彩的茶文明。
“最近幾年邦東在臨滄大茶倉上迅速崛起,有了石生茶、昔歸團茶等,值得我們去發掘和推廣。”著名普洱茶文化學者楊凱追溯臨滄茶歷史脈絡,他說,唐宋明清有臨滄產茶和集市交易茶的記錄,民國時期臨滄大量種植茶葉, 1920年臨滄一位年輕人到昆明進入一家茶葉訓練所學習制茶,后來他回到臨滄在當地開設“龍泉茶廠”,生產紅茶、綠茶等,系臨滄最早的茶廠。1928年臨滄(舊稱緬寧)一年產茶7000擔。1940年,臨滄當地的商會從事茶葉的商戶有20多家。從民國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后,臨滄變成了云南最大的茶倉,其茶葉資源和品質獲得贊譽?!爱敶枋ァ眳怯X農曾經提到過:“把云南臨滄建成世界第一流大茶園”。臨滄茶的優勢可見一斑。
“2003年春天的一個傍晚,昔歸寨子前幾叢古茶樹枝條舒展,稍顯細長的新葉青綠柔軟。透過枝葉,碧綠的瀾滄江水面開始籠起乳白的霧氣。空氣中有濕潤的甜香,讓我的思緒又回到剛才在寨子喝的茶湯里?!边@是人文茶道創始人、著名茶文化學者王迎新對邦東茶最初的深刻記憶。王迎新為書作序并到場發言:2003年來到臨滄,走遍茶山,接觸到了邦東茶,當時還寫了文章。后來驚喜地發現邦東茶在存放10年、20年后品質很優秀,記得一次和王淼安靜品鑒老的邦東茶,感嘆其內質愈加豐厚,確實是值得品味的好茶。王迎新闡述了建立普洱茶審美體系的重要性,并分享:經過多年的實驗,用云南建水紫陶來泡老的普洱生茶和熟茶,包括邦東茶,在壺里面呈現的湯感會更圓滿。王迎新說:邦東茶是值得期待的茶,《云起滄江 茶出邦東》一書也會陳香顯現,在未來的時間如邦東茶一樣越陳越香。
活動主辦方還邀請《馬蹄踏出的世界》一書作者晉存真老師,從茶馬古道這一云南乃至全國全世界最為龐雜和有歷史血脈的交通網絡來講述臨滄邦東茶文化,擴寬大家的文化視野。
以書為伴 邦東茶香駐心頭。現場嘉賓全程品味邦東三道茶:第一道茶:云起滄江(2022臨滄茶區盲評大賽特等金獎),第二道茶:2024年邦東古樹白茶,第三道茶:2024年邦東古樹紅茶。這三道茶都是來自邦東茶企榮馬茶廠出品,榮馬茶廠董事長王國松到場講述自己從遼寧來云南定居創業的心路歷程。作為最早一批的普洱茶電商人,王國松從2006年開始進入普洱茶行業,從普洱茶區到版納茶區,又到臨滄茶區,期間做火了幾個山頭茶,最后他毅然決定扎根邦東茶山,投資一千多萬元建了六千平方米的標準化茶廠,被譽為“邦東最美茶廠”。 王國松說:“普洱茶是時間的禮物、文化的傳承,我希望把自己對普洱茶的熱愛和情懷根植在這個茶廠里,堅守傳統制茶工藝,代代相傳,同時以茶為媒,將邦東茶推廣給全世界愛茶的人?!贝送獍顤|茶企智德鴻昌代表也到場分享打造云南石生茶的區域品牌之路。
這場活動的茶水服務是由吾茶善品的茶藝師引導并配合兩位孤獨癥的大孩子共同完成的?;顒又械挠e簽到、茶點發放、手工藝品展示等環節都有孤獨癥的大孩子們參與。初星咖啡屋公益老師符欣到場向來賓普及孤獨癥群體的知識,同時介紹自己致力于關愛和幫助孤獨癥兒童的心路歷程,孤獨癥兒童家長可亮媽媽分享了孤獨癥大孩子們創作的畫背后的故事,讓在場的嘉賓感動不已。
在大家的見證下,王淼捐贈給初星咖啡屋50套愛心書籍禮包,以此表達“以茶為媒,書香傳愛”的活動初心。與此同時王淼向嘉賓們展示了一位來自星星的孩子的‘手撕篆書’作品,讓來賓們看到了部分孩子的天賦和特長。王淼認為,孤獨癥的大孩子們更多的是需要走出家庭,融入社會。所以我們做這個活動,也是提供一個讓孤獨癥群體參加和融入進來的平臺。王淼希望:社會公眾關注和支持孤獨癥群體與社會的融合,給予他們更多展現才能、平等參與、服務社會的機會,從而助其實現勞動自立和價值體現。
活動接近尾聲,“以茶為媒?書香傳愛”的主題得到印證和升華,活動掀起了高潮,來賓們紛紛拿出行動表達了對星星的孩子的關愛和支持,并與星星的孩子們一起合影留念。
編輯:尹達天
執行編輯:李瑜玲黃志民張宏坤
審核:吳敏昆
終審:主編尹紹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