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边@就是對被譽為“閩菜之王”的佛跳墻的極高贊美。這道集山海諸鮮與山珍肉禽于一壇的國宴名菜,美則美矣,但其不菲的價格卻讓很多普羅大眾對其望而卻步。
而在與福建相隔一千余里的河南,一道被稱作“固始老母雞扛槍”的湯品,正用中原大地的烹飪智慧,同樣集結了眾多跨越山海的名貴食材,以另一種極盡樸實的姿態在灶上火熱沸騰。
食材差不多,價格兩重天
提起佛跳墻,行業里戲稱為“海陸空”三軍會師:鮑魚、海參、魚翅等十余種名貴食材,需提前多日泡發準備。而固始老母雞扛槍則另有一番匠心:奉行“本地優先”原則——大別山下散養的固始老母雞,號稱“中國土雞之王”,是這道菜鐵打的主角,鮑魚、海參作為配角登場,牛鞭、藏紅花等滋補食材的加入,更像是中原藥膳傳統的延續。
固始雞,以草蟲為食、山泉為飲,號稱“中國土雞之王”
在鄭州解家河南菜的后廚,整只固始雞直接與牛鞭同燉,鐵棍山藥的自然淀粉替代了勾芡,禹州粉條負責吸收所有精華。比之佛跳墻,其間的差異恰如兩地性格:一個追求極致融合,一個信奉本味至上。
固始老母雞扛槍的制作同樣不吝成本
對于食客來說,兩道菜同樣主打滋補,且都舍得用“猛料”,但在價格上卻是“冰火兩重天”:一份佛跳墻動輒上千,而解家河南菜滿滿一大鍋的固始老母雞扛槍,僅僅168元!甚至還貼心地推出了29元的位餐。不得不讓人大呼一聲:大氣!
29元的位餐,同樣喝到撐
宮廷御膳 vs 民間傳承,存在即為合理
佛跳墻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宮廷御膳,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板鄭春發研制出來,?其滋補功效源自宮廷御膳的配伍理論:鮑魚養陰、海參補陽、花膠潤肺,每味食材都有典籍可考。固始老母雞扛槍則已經在河南流傳了很多年,河南版的養生邏輯簡單直接——牛鞭配鐵棍山藥“防上火”,藏紅花搭枸杞“平藥性”,這些搭配源自中原百姓代代相傳的食療經驗:一年四季,老少皆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很難說哪個更好,只能說存在即為合理。佛跳墻至今仍是閩菜宴席的壓軸硬菜,是商務宴請的明珠,而固始老母雞扛槍則進入了中原人的餐桌日常。退休教師可以連續一周打卡,外賣騎手也能趁著接單間隙喝上一碗,沒有煩瑣的禮儀,有的只是隨性的松弛,或許這也是固始老母雞扛槍備受歡迎的原因所在吧。
都市人的元氣充電站
在福建,當佛跳墻還在米其林餐廳里演繹著飲食美學;鄭州的街頭,這鍋源自農耕文明的濃湯已悄然占領了CBD。白領們用29元位餐的價格,就能獲得海參的軟糯、鮑魚的彈牙、雞湯的醇厚三重撫慰。在繁忙的都市生活里,一碗湯喝出全天續航力的,才是真剛需。
正如這道菜的宣傳語:藥補不如食補,老母雞扛槍,大補!固始老母雞扛槍的出現,頗有點夢想照進現實的意義:它既未拋棄傳統佛跳墻的滋補內核,又撕掉了高端食材的奢侈標簽,帶著一身煙火氣,闖進了人們的生活——這或許正是中原智慧最樸素的表達:美味不必束之高閣,好湯自會找到知味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