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料子是木那的,木那場口屬于老場口之一,所產的料子都是山石,不存在水石或者半山半水的說法,現在很多朋友還會研究一個料子是第幾層出的,頭層二層還是三層,我覺得這一點可以了解一下,不過沒必要過于沉迷里面,不然容易走歪路。
皮殼局部有脫沙,其余的地方雖然沒有脫沙,不過翻砂均勻,料子從脫沙部位過渡起,翻砂雖然有所變化,不過綜合考慮,料子整體并沒有在實質性的變種。
一般來說皮殼上的凹點是雪花的標志,不過這個料子需要注意,凹點是人為撞擊產生,而雪花棉的料子,凹點或者凸點,是天然形成的。
料子是水泥皮的料子,有很多朋友也稱之為這種料子為包漿皮,名字的差異就不說了,主要說說皮殼的特征。
這個料子翻砂非常均勻,沙均肉均,料子皮殼的的均勻程度,皮殼顆粒的細膩程度,象征著肉質的均勻程度,加之料子自身帶有脫沙,開窗從脫沙的部分搞起。
膠感很足,屬于起膠的貨,難得可貴的是料子沒有什么棉。
棉的問題,和料子的地質壓力有關系,這個料子出戒面出掛件都是上乘,可以這樣說,這個料子屬于藍水料子之中的頂級料子了。
料子的膠感一方面從拋光來看,看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從打燈判斷,和果凍一般的視覺,又和膠水一般,其實也很容易觀察,大家多留心就是了。
料子皮殼上有紋路,當然了,這個紋路并不是裂紋,屬于風化紋一類,這一類東西也可以用種老裂不進的說法解釋。
其實用手燈,就能比較直觀的看到裂紋的情況,打燈觀看燈光是否存在斷光現象就行了,如果燈光存在斷裂的現象,裂紋肯定進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