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9日,廣州尚書堂畫院在火爐山腳下開展了“以書會友——讓書法回歸生活”書法雅集活動,這場雅集共有五十多位書法家、畫家、詩人參加。嶺南四月,天氣晴朗,火爐山崇山峻嶺,眼前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風和暢,神清氣爽,恬靜宜人。雅集者吟詩作書,在書法長卷上書寫情懷、書寫夢想,激越飛揚、飽蘸濃墨、抒情揮毫,用書法作品謳歌新時代、新征程,贊美新氣象、新生活,營造了書韻飄香、喜慶祥和的文化氛圍。
全國書法名家陳永軍老師受邀來到雅集現場,并書寫了“以書育人”四字,勉勵年輕作者要樹立“以書育人”的書法培育理念。鼓勵年輕作者要深入傳統崇尚經典,研習古代優秀書法碑帖,從中汲取營養,應用到書法創作中。在臨創轉換中要用心用功用情,讓創作技法和書法理論呈現螺旋式上升。陳老師在工作之余,一有空閑就臨習古帖,臨創起來十幾個小時不間斷是常有之事,有時為了打磨創作一件心儀書作,不惜把自己關在家里數日不出門、不見客,直至作品完成。
陳老師陶醉于現場美好的雅集氛圍中,高度肯定年輕作者這種交流書藝,相互切磋,賦詩作書的書法情懷。他沾墨揮毫,有法有度,自然書寫的行草書,既講究線條的質感,又有墨色的韻味,不經意的信手揮之卻是常人難及的輕靈飛動的行草佳作“以書育人”。
縱觀陳老師書寫,有種“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之感。陳老師書寫流暢,又富有韻律。既有豐富的筆法,又有真性情的流露。在布局上,每個字的造型各異,姿態萬千,如“以”字扁平似朵祥云,蕭散輕靈;“書”字裹鋒鋪毫相互轉換,圭角不露;“育”字奇正相生,輕重疾徐;而“人”字線條尤顯開張,氣勢如虹,通天徹地。古語云:“技合乎于道”。書法的核心是文化,是教化人心。陳老師在雅集現場作為一位普通書者身份參與其中,未作名家發言,體現了一位真正書法人儒雅謙遜的高貴品格,但他書寫“以書育人”就是最好的詮釋,無言而有詩篇之意蘊,無動而有舞蹈之神形,無色而有繪畫之斑斕,無聲而有音樂之旋律。
陳老師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書法文化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積極擁抱生活,才能萃取創作靈感,領悟藝術真諦。陳老師一直提倡書法要服務于民、造福于民,要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創作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住的書法精品佳作。在雅集中恰逢兩對新人,陳老師現場書寫了兩對斗方福字祝福新人,送福到家,福臨安康。
陳永軍,字道居,號朝陽閣,1974年生于浙江臨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委會委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優秀基層書法家,中國書壇青年百強榜百強,華南農業大學、廣東交通學院客座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