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臺唯品會,還是有獨特魅力的一面。最近唯品會公布財報數據顯示,唯品會全年GMV(總交易額)同比增至2093億元。
其中,穿戴類商品GMV同比增長2%,占整體GMV的比例提升至75%,創歷史最高水平。也就是說,2093億元的GMV中,竟有1570億元是來自服裝。這讓不少網友直言調侃,“原來年輕人只是嘴上說說戒掉“剁手”,這也沒少買嘛。”
不少網友也是在網上分享道,“今年冬天我貢獻了3件羽絨服,原以為是少數,沒想到全中國的姐妹都在買。”“唯品會買一次就會有無數次,商場88折算什么,難道比唯品會2-3折還香?”
更有趣的是,不少年輕人還把唯品會玩成了“尋寶”游戲,在某種草平臺上面,有關唯品會“大牌撿漏”“挖寶”的筆記分享數萬篇。不少網友直言表示“有時候在唯品會不到100也能撿漏到大牌衣服。”
此外,平臺上原價2899的波司登鵝絨服折后459元爆賣10萬+件,安踏蛋撻鞋163元拿下5.3萬單……年輕人嘴上喊著“消費降級”,身體卻很誠實的把唯品會買成了“大牌試衣間”。
但是如果要探尋唯品會,這種靠著賣衣服悶聲賺錢操作背后的秘密,或許這其中蘊含著唯品會特有的“商業打法”。
當其他平臺忙著卷“全品類”時,唯品會默默地把全球1000多名專業買手訓練成“時尚獵人”。提前18個月鎖定生產線,通過大數據推測新中式、復古風等潮流趨勢,硬是把今年爆火的新中式服裝銷量,干到了兩倍增長。
當別人還在直播間扯著嗓子喊“全網最低價”時候,唯品會這邊直接給用戶發品牌特賣通行證。46000多個合作品牌組成“折扣聯盟”,讓GUCCI包打五折、波司登2-3折、耐克阿迪4-5折成為日常。這種“無套路折扣”,可以說是精準拿捏當代年輕人“既要品牌又要性價比”的心理。
如此專注14年時間反復實踐,把“折扣”做成肌肉記憶,把“服裝特賣”刻進平臺DNA。說到底,當行業都在追風口的時候,唯品會全年GMV中服裝占到75%的成績,或許變相證明了“專注才是最高級的商戰”。這也隱藏著一個樸素的道理——當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時,自然會有人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