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點“在看”,
通脹和飲食習慣改變導致2024年法國人的果蔬購買量減少了2%。
圖源:Pexels
法國《世界報》報道,根據法國果蔬行業協會Interfel25日公布的數據,2024年法國人購買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數量再度減少2%。水果的降幅更為明顯——同比下降了2.7%,與過去三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下降了6.5%。
2022年和2023年席卷超市貨架的通脹浪潮動搖了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盡管2024年的物價已基本穩定,水果和蔬菜價格的平均漲幅僅為1%,但法國人購物時仍保持警惕。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減少開支,包括降低產品檔次、少量購買以避免浪費、減少光顧商店的次數等。
然而,Interfel 指出,新鮮果蔬僅占法國消費者家庭預算的10%,方便食品則占總預算的74%。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事實是,幾乎占了果蔬所有購買量的一半的60歲以上的人減少了開支。
隨著法國飲食習慣的深刻變化,果蔬貨架也在發生巨變。2024年,香蕉首次超過蘋果,成為消費量最大的水果,占銷量的18.6%,蘋果僅占15.4%。接下來是橙子、橘子、油桃。排在第六位的是牛油果(4.4%),銷量超過了梨。
圖源:Pexels
在這種背景下,進口量持續上升和貿易平衡惡化就不足為奇了。“我們食用的水果有60%是進口的,蔬菜有40%是進口的,”Interfel總裁丹尼爾·索瓦特爾(Daniel Sauvaitre)說:“在過去的25年里,法國人偏愛香蕉、柑橘類水果、引進水果和牛油果,這些產品來自遙遠的地方,搶占了國內生產的市場份額。經營者和物流商的市場營銷促成了這一趨勢。”
超市將香蕉作為為吸引顧客而薄利出售的產品。同時,分銷商希望忽略季節性而在全年為顧客提供產品。在蔬菜區,西紅柿就完美地說明了這一點,它現在占據了整個蔬菜區的近20%,遠遠超過胡蘿卜和西葫蘆。盡管溫室大棚在法國蓬勃發展,但冬季西紅柿還是來自西班牙,而且越來越多地來自摩洛哥。在最近增加的蔬菜中,紅薯也主要來自進口。至于洋薊,它們甚至不再出現在Interfel的名單上。
矛盾的是,在Interfel委托CSA研究所進行的調查中——結果于2月24日公布,66%的受訪法國人表示,果蔬的原產地是他們購買的主要標準,幾乎與產品的季節性(64%)相當,遠遠高于價格(41%)。非常擔心農藥殘留的受訪者人數上升了7個百分點,達到41%。在此背景下,生產商不得不調整他們的產品范圍。
文字:夏瑩
審編:Léa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