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廣州國際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展覽會在廣州開展。
據悉,這一展會自2010年以來就一直專注于智能制造及自動化解決方案,為觀眾帶來各種工業自動化的先進科技和解決方案。本屆展覽會于2月25至27日在琶洲舉行,將集中展示前沿傳感技術、工業軟件和IT、連接技術、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工業通信、智能裝備及系統集成等技術等。
據悉,今年展會繼續與廣州工業科技展及亞洲國際模具展—廣州站同期舉辦。三場展會將攜手共建綜合采購及交流平臺,為參會各方帶來涵蓋從工具和模具制造技術,到自動化系統和智能解決方案等一系列先進產品,讓觀眾可以在所有展會中探索互補技術,發現可以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數字化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同時促進技術對話與智慧分享,共同助力制造業創新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展會中,人形機器人、機械臂、智控屏幕等眾多產品大顯身手,其中,“廣州造”人形機器人等“中國智造”產品備受海內外展客商關注。
現場:“抱團”參展吸引全球關注,豐富同期活動促進國際交流
2月25日一早,展廳門口便排起了隊,不少展商熱情滿滿地排隊進場整理展位,準備迎接各地采購商帶來的商機。據了解,本屆展會匯聚250余家國內外行業知名展商,包括易福門、科瑞、奧托尼克斯、得利捷、海康威視、廣州里工、廣州數控等,為觀眾共同構筑一場智能制造盛會。
此外還有地區行業協會組團參展,前來廣州展會開啟“挖金”之行。
“我們這次組織了15家企業來參展”,佛山市南海區機械裝備行業協會秘書長歐陽滿云告訴記者,協會會員企業涉及自動化、電力系統、數控機床、軌道交通設備等領域,而此次“組團出海”,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零部件+整機產品+技術解決+服務方案”“抱團”聯合“出拳”,再加上外貿專家和服務團隊的指導,進一步提高“灣區智造”的輻射力。在參展企業市場部負責人黃先生看來,廣州會展活力十足,現場高漲的人氣讓他們對此次參展收獲信心滿滿。
記者注意到,現場還有很多“洋面孔”采購商,對于“中國智造”發出連連贊嘆。原來,作為德國紐倫堡SPS智能生產解決方案展覽會的“姐妹展”,今年的展會除延續與SPS德國密切合作外,還與SPS意大利開啟“強強聯合”,共同規劃國際展團,集中展示全球制造業的先進技術和優質品質。展會亦繼續迎來多元化的國際展商,眾多來自德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的知名企業同臺亮相,展示前沿自動化零部件及設備、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等產品及解決方案,促進國際技術交流與商貿合作。
廣州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今年為了進一步落實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推動以展促產、以產帶展,廣州正在圍繞“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一產業一品牌”會展計劃,以專業會展服務于產業。去年廣州的專業展會發展勢頭強勁,優勢產業題材展會增長較快。如健康醫療、工業涂料、寵物用品、燈光音響類等展會規模分別增長95%、84%、69%、49%。2-3月是各大制造企業制訂預算、采購計劃最好的季節,也進入了國際買家采購的高峰期。廣州市商務局將利用新發布的“會展業17條”措施,培育引進一批國際領先、引領市場的專業展會,同時積極聯合公安等相關部門、各大重點場館做好重點專業展會的檔期安排和展會保障工作。
亮點:“廣州造”人形機器人驚艷亮相,第二款新品未上市已獲多筆訂單
記者注意到,展會上,一款“廣州造”人形機器人吸引了眾多目光。它能精準地將物品從一側搬運到另一側,動作流暢高效,展現出強大的靈活性和控制能力。
“在去年推出第一代足式人形機器人后,本次我們帶來了輪式人形機器人。它經過更成熟的大模型訓練,輪式人形機器人能夠勝任螺絲緊固、上下料、搬運等多種復雜任務,更適用于工業場景。”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里工實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客戶經理馬晨辰介紹道,同時,這臺輪式人形機器人在續航、精度有了大幅提升。具體來說,它能夠支持6小時的連續作業,輕松應對車間大范圍的運輸和搬運任務。精度方面,末端重復精度達到“±0.05毫米”,比頭發絲還細,這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極為罕見。
“目前,這款機器人在正式推出前,已經簽訂了多個訂單。”他透露,公司計劃今年生產超過1000臺具身機器人,并在銷售端持續發力。在國內市場,里工實業不斷拓展應用場景,探索商業服務領域的新機會。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有“奶爸”帶著小寶寶提前感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自從DeepSeek出現以后,我們發現人工智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順德參展商黃先生表示,“我專門過來學習,也帶小朋友過來參與一下。”
此外,不少機器人、精密測量儀等產品也贏得了眾多采購商的圍觀咨詢。在東莞市騰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的展位上,紅色的“機器人項目”一套只需三萬元左右,不僅能用于沖壓打磨,而且還可以注塑壓鑄。新奇有趣的產品吸引力十足,使其展位被圍得水泄不通。
前瞻:“機器人+”的跨界魅力,正重塑傳統產業、賦能新興領域
除了企業“秀肌肉”,論壇上的行業討論也不乏“干貨”。此次展會繼續舉辦一系列同期活動,據介紹,今年的主論壇將聚焦可持續、數字化轉型、AI及制造業等熱門話題,涵蓋超過一百場相關主題演講,匯聚一眾行業專家和與會者深入剖析各種相關議題分享真知灼見,推動行業技術交流。
其中,在2025廣州國際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展覽會的同期論壇“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上,來自多家智能行業領軍企業的多位負責人及代表分享了機器人在制造業中的發展趨勢、技術創新和實踐應用。
其中,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紅波在分享《工業機器人助力汽車行業智能制造》時表示,在工業機器人最大的適用領域——汽車行業中,從焊接、搬運、組裝到檢測與包裝等各個環節,提升生產效率、保證質量、降低成本。
“隨著技術進步,工業機器人將發揮更大作用,推動行業發展。其中‘工業機器人+AI’應用的深度融合是汽車行業智能制造新趨勢。”劉紅波認為,具體而言,就是把機器人在市場和客戶上積累的一些數據模型,賦能給AI平臺,反過來用AI算法或者AI模型來操控機器人,實現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隨著未來“機器人+AI”應用的深度融合,使得工業機器人具備自主學習、自適應、自決策能力。
廣州機器人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黃興也在會上指出,在工業端,機器人應用已覆蓋汽車、電子、家電等70個行業大類,并加速向新能源、半導體等戰略產業滲透;在民生領域,教育機器人、養老陪護機器人、無人配送車等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貼心助手”;農業機器人實現精準播種、智能采摘,助力鄉村振興;物流機器人更是打通“最后一公里”,讓智慧物流觸手可及。值得一提的是,廣州依托“鏈長制”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在衛浴、家具等傳統產業中打造出“機器人+定制化生產”的標桿案例,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廣州方案”。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新聞內容來自官方媒體渠道,不作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