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萬千騎手上社保難保盈利,京東外賣為什么敢?
一場針對外賣騎手的大戰仍在持續。京東方面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京東將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幾乎同時,美團亦宣布,將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中信證券研報稱:“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是繼‘超時免罰’、‘防疲勞試點’、向餐飲商家發放助力金等舉措后又一加強核心商業主業生態穩固性的落地事件,有利于平臺生態健康并加強競爭力。”
據新華財經2月24日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京東近期公告所稱“外賣騎手”,所指為達達平臺騎手,目前京東外賣業務配送由達達平臺騎手負責。另據媒體報道,一名外賣騎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的信息顯示,其在達達上單日收入達500元水平上了熱搜,成為京東招聘外賣員的活廣告。
京東殺入外賣行業,未來能不能和美團、餓了么三足鼎立并不是外賣小哥們關注的話題,但京東的入局確實為困擾騎手們多年的社保問題破了冰。公開數據顯示,美團外賣騎手約750萬人,餓了么有400萬人,兩大頭部企業擁有1000多萬騎手,如果全部為他們上了社保,每年的開支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據某大模型以北京地區為例估算社保成本如下圖,這個假設的成本數據都超出了一些龍頭科技企業每年為大模型的研發投入,這些騎手若都解決社保問題,或要感謝京東。
從京東宣布進軍外賣后,股價漲幅明顯。進入2025年至2月25日收盤,京東美股股價漲幅達17.4%。而同期美團股價漲幅僅為3.6%,美團在2024年股價漲幅達90.3%,近期股價漲幅明顯不如去年。即便是宣布給騎手上社保的后一個交易日,其股價依然下跌了4.98%。市值由去年10月的1.2萬億港元跌至不足9000億港元,市值蒸發了超3000億港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外賣業務是即時零售的一個環節,核心難點是各方利益能達成平衡(平臺、商家、騎手),但是這個平衡不是傷害一方的利益來擴大其他方的利益,這樣的商業邏輯是不能長久的,之前一些餐飲商家因為被抽成太多開始自配騎手,而騎手因為沒有社保缺乏職業安全感導致行業流動性非常大,京東殺進來或點醒了美團和餓了么。
騎手社保到底成本幾何?
據媒體報道,2024年8月,美團做過為騎手繳納社保的預案,此后沒有全部落實或是因為82萬名全職騎手都上社保會帶來成本激增。
據財報顯示,美團擁有全國最為龐大的騎手團隊,騎手數量以年均近20%的增速攀升,至2023年有過接單收入的騎手總數為745萬人,并在2024年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其中,2023年全年累計接單天數在260天以上的穩定騎手約82萬人?,這一部分騎手是美團的全職騎手。以美團此前全職騎手人數增長幅度來看,2024年全職騎手將超過95萬。
資深人力資源專家高培表示,社保繳納的金額在不同城市會有一定差異,不同城市繳納基數不同,企業承擔金額也會有一定差異。根據北京市發布的官方政策顯示,2024年北京市社保月繳費基數上限確定為35283元,月繳費基數下限為6821元。按照北京社保繳納基數下限計算可得出,每月共需要繳納社保費2523.77元;其中公司部分需要承擔社保費用1807.57元,而個人部分需要承擔社保費用716.21元。
高培介紹稱,目前職工社保的個人負擔比例約為10%,公司負擔比例約為26%。2024年,國內大部分地區企業職工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在4000元—5000元。如果以4500元作為外賣平臺為騎手繳納社保的基數,就是基數乘以26%,美團每月最少要為騎手繳納1170元的社保。
北京是一線城市,社保繳納基數相對較高,1807元的最低社保不能代表全國水平。但北京并不是繳納社保基數最高的城市,以上海為例社保繳納基數下限為7384元,意味著公司每月為個人最低繳費為2012.58元。廣州和深圳公司為員工最低社保繳納金額分別為1173元和1295元。一線城市平均值為1571元。
即便是以全國最低平均值1170元計算,美團每月繳納的社保金額為1170乘以82萬或95萬,金額約為9.6億元至11.2億元。全年僅全職騎手的社保支出可達130億元以上。這還不算兼職騎手的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保險業務員李娟介紹這兩類保險一年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最低一年大約50元左右。以美團750萬騎手計算,也是筆不小支出,而面對京東給外賣員的“福利”,美團或只能選擇跟進。
“但平臺開始繳納社保只是第一步。平臺人力成本的可負擔性、騎手繳納意愿和社保制度的適配性等問題都需要考量。畢竟還有個人繳納的部分,每月700多元錢,也不是每個騎手都愿意承受。”高培說道。
騎手上社保后利潤承壓
2023年美團營收2767億元,歸母凈利潤138.6億元。如果2023年美團為騎手上社保,美團的凈利潤將被吞噬所剩無幾。而2021年和2022年,美團在沒有為騎手上社保的情況下依然虧損了235.4億元和66.86億元,2019年和2020年凈利潤不過22.39億元和47.08億元,那時候要為騎手上社保,扭虧為盈或被推遲。
2024年前三季度,美團營收2491億元,同比增長22.68%;歸母凈利潤295.9億元,同比增長154.19%。38.67%的毛利率和11.88的凈利率均創下歷史新高。2023年美團毛利率為35.12%,凈利率為5.01%。
據中信證券預計24Q4美團營收877.8億元,同比增長19.1%,經營利潤91.0億元,同比增長417.3%。中信證券對美團的利潤做了詳細預計,即時配送利潤66.0億元,同比增長42.2%,到店50.5億元,同比增長49.6%,新業務-21.1億元,同比顯著減虧,經調整凈利潤104.2億元,同比增長138.1%。
如此看來,美團在2024年凈利潤將達到400億元,這或是美團敢于為騎手們上社保的底氣所在。
近9個報告期,美團營收增幅均超過20%,最高為2023年第二季度的30.22%,最低則為2023年三季度的22.68%。同期歸母凈利潤的增幅均高于營收增幅,近4個報告期凈利潤的增幅分別為營收增幅的12倍、2倍、5倍和7倍。
凈利潤的激增,說明美團成本控制和費用優化?效果顯著,美團通過優化營業成本和費用管理,顯著提升了盈利能力。例如,2024年第二季度,美團的營業成本費率下降,銷售及營銷費用也有所減少。利潤大幅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團?業務模式創新和市場份額擴大?,美團在核心業務如外賣、到店酒旅、閃購等方面不斷創新,推出“拼好飯”“神搶手”等新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戶和商戶,推動了營收和利潤的增長。
?盡管面臨來自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競爭,但美團通過持續的營銷和創新策略,鞏固了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領先地位,保持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和用戶粘性?,即便是美團對商家的傭金較高,商家卻又離不開美團。
社保對外賣騎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據業內人士指出,外賣行業本身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騎手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頻繁更換工作。有了社保騎手工作會變得更穩定,也會獲得職業安全感。社保中的醫療保險可以為騎手提供醫療費用報銷的保障。沒有社保,騎手在生病或受傷時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醫療費用,從而增加經濟負擔。
本地生活的大PK
目前來看,京東殺入外賣領域,是想把電商、即時零售、本地生活都整合到一起,讓用戶“在一個APP里解決所有需求”。但真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難度頗大。
京東號稱要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是因為京東外賣騎手現在體量還不夠龐大。每位外賣騎手一年五險一金的支出約為1.3萬元,京東目前達達外送騎手約為30萬人,全年支出不足40億元,這對年凈利潤240多億的京東來說或能承受,而如果美團等平臺跟進的話壓力巨大,若全部為騎手們都繳納五險一金,以美團750萬的騎手體量計算,這些支出將近千億,是美團2023年全年凈利潤的約7倍,顯然美團面臨巨大挑戰。
“京東率先拋出這張牌,比花費幾億元的廣告費更為平臺加分,現在無論京東怎么做,美團或只能跟進。京東已經打出 ‘品質堂食餐飲商家’ 招募,以及 ‘免傭金’吸引商家入駐的組合拳,在消費端和商戶端奠定了基礎。但京東作為‘后來者’,短期內還無法撼動美團,美團雖然被吐槽‘抽成高’,但給商家提供了流量、推廣、運營等一系列服務。京東外賣目前被商家質疑的是‘只管送,不管賣’,和主流外賣圈背道而馳。”劉波認為京東還需要燒不少錢,才能真正入局。
外賣市場一向是美團的“自留地”,但“京東生活”的殺入,瞄準的不僅僅是外賣市場。“京東生活”的真正目的還是“超級生態”。一個把“電商、即時零售、本地生活都整合到一起,讓用戶“在一個APP里解決所有需求”的超級生態,這點來看,京東的生態化建設或自成一派。美團的生態拓展始終圍繞著“吃喝玩樂”,京東的超級生態卻能包含用戶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說到底,京東和美團之爭最終將聚焦于即時零售,即時零售既是美團的核心利益,也是京東的戰略重點。京東外賣并非一時興起,而是與京東七鮮、京東秒送等業務構成的組合拳,是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全面布局。兩者的爭斗更像是兩種商業模式的對決。高頻、低客單價的外賣業務是美團的優勢,低頻、高客單價的零售業務是京東的優勢。而在未來誰能更好地平衡物流網絡的廣度與效率,誰就能在即時零售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短期內卻很難分出高下。
京東作為外賣的“攪局者”,遠比娃哈哈、快手和抖音進入外賣行業更有殺傷力,同時也讓外賣市場更加規范,帶給萬千外賣小哥更強的職業歸屬感和安全感,還帶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也能部分讓利商家,形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多贏局面。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無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