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感覺天塌了,小哪吒竟然被人舉報了。
近日,一位頂著北大名頭的寶媽發布視頻,呼吁千萬不要帶孩子去看《哪吒2》。
為啥不讓孩子看《哪吒2》呢?
這位“北大寶媽”指出了《哪吒2》三宗罪:
一.導演餃子畢業后僅靠母親微薄的退休金支撐創作,是“反面教材”,普通家庭若效仿將陷入困境。
二.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孩子會認為每個普通人都可以“逆天改命”,等到長大后會被現實沉重打擊。
三.電影中出現了替考作弊、暴力打斗場景,女性角色淪為工具,三觀不正,誤導孩子。
不得不說,這位“北大寶媽”可敢說呀,在全民都在為《哪吒2》一片叫好中,她偏偏站出來大唱反調,頗有“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氣概。
果然,她的言論一出,立馬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上,引起一片熱議。
那么,“北大寶媽”反對的理由是否能站住腳呢?
《哪吒2》真的對孩子有這么多負面影響嗎?
02.
“北大寶媽”說導演餃子的個人經歷會給孩子帶來誤解,我想她一定是沒有真正了解過餃子。
根據網上可查的資料顯示,餃子的成功基于他的專一和長期的堅持。
在拍《哪吒》之前他就獲得了動畫行業大獎,所以他才選擇放手一搏,辭掉工作全心全意創作動畫。
他并非躺平,也不是空有目標不行動,而是在數年如一日的堅持中看到了未來的可能性。
這不是餃子的逆襲,而是水到渠成的事。
有遠見的母親通過餃子的個人經歷會看到熱愛和堅持帶來的力量。
哪吒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并不是假大空的口號。
他一次次陷入困境,但靠著永不服輸的精神又一次次走出困境。
孩子的成長過程,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如果能從哪吒中學會永不服輸的精神,那么這股力量將會成為他生命中最堅韌的底色。
就像一位影評人所說:
“英雄主義的核心,是教會孩子在困境中尋找希望,而非幻想成為超人。”
至于考試作弊、暴力打斗更是無稽之談了。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看《西游記》,里面的劇情比《哪吒2》可魔幻多了,打斗場面更是多的不得了,也沒見誰受其害,反而讓我們從小學會了明辨是非,嫉惡如仇。
更別說幾乎所有孩子都把猴哥當成人生目標,立志長大后要斬妖除魔,成為厲害的人。
這多勵志,到現在猴哥還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偶像。
如果硬要說《哪吒》會帶壞孩子,家長應該反思,一定是自己的教育引導出現了問題。
魯迅先生說過: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
世間萬物皆由心造,你心中怎么想的,就會看見什么。
如果一個人心中充滿惡意,那么再美好的東西他也能看出丑陋來。
03.
不知從什么開始,舉報“國漫”成了家長鍥而不舍的一件事。
每當有優秀的國漫崛起,總會有一些家長,以“帶壞孩子”為由,高舉“舉報”旗幟,消滅國漫的光。
早期的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本是一部充滿正義和希望的高分動畫片,卻被家長用“暴力打斗太多”為由舉報下架,埋沒至今。
《菲夢少女2》,被指價值導向有問題,原因是不應該把頭發染成五顏六色,衣服穿得花里胡哨。
《喜羊羊與灰太狼》,因為烤羊情節被舉報之后,羊不吃草狼不吃羊,羊狼好朋友合力打怪獸。
在家長的舉報下,《喜羊羊與灰太狼》不但沒變得益智,反而愈顯低智了。
前兩年B站播出的動畫《中國奇譚》讓人眼前一亮,不少人都感嘆國漫的希望又回來了。
可惜這么驚艷的國漫也沒能逃過家長的舉報,一句“我的孩子被嚇哭了”,就給這部動畫打了差評。
甚至連去年出圈的黑神話悟空也沒被家長放過。
一些家長以“游戲充滿了血腥暴力的畫面,容易誤導孩子”,“孩子自制力弱,沉迷于游戲容易毀一生”,為由舉報黑神話悟空。
國漫太難了!
好不容易點燃的光,就這么一點點被家長們掐滅。
氣得我都忍不住怒吼,這屆家長,是跟國漫有仇嗎?
04.
不可否認,影視作品對孩子的價值觀是有一定影響。
但是這個世界不全是美好的一面,人性也是復雜多變的。
如果我們的動畫只展現“純真”的一面,而忽略了社會的真實性,那不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嗎?
更何況,很多被舉報的動畫并非價值觀有問題,完全是家長保護過度,無中生有。
其實,比起舉報,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學會辯證思考。
別忘了,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永遠是家長。
你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會有怎么樣的三觀。
國漫不易,我們不能一邊抱怨國漫不如國外大片,一邊堵住了國漫上升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