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家寶寶突然會翻身了!我正給他換尿布,一不留神他就從仰臥變成俯臥,嚇得我趕緊托住他的小肚子。”
午餐閑暇時光,同事小陸興奮地跟我們分享了她作為新媽的喜悅。
而我們這些當過媽的,都不約而同露出姨母笑——這種“甜蜜的驚喜”,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記得我家大寶第一次翻身,就在我一個轉身之際,只見他穩穩地趴在床面上,還瞪著一雙好奇的眼睛四處看。
那一刻我激動得手都抖了,趕緊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刻,恨不得跟所有人分享這份見證生命成長的喜悅!
民間關于1歲以內寶寶發育的順口溜,或許大家都有聽說過: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抬頭咯咯笑,四月翻身五出牙,六月獨坐穩當當,七月滾來八月爬,九月扶站喊爸媽,十月扶走十一站,周歲邁步樂開花。”
這段順口溜,既形象又全面地概括了寶寶周歲內各齡的發育特點,可見每個月都會有驚喜!
那么寶寶出生的頭1年,都會經歷哪些重要的成長節點,具體標準又如何。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大家也可對照評估下自家娃,看是否達標哦~
三月抬頭
新生寶寶全身軟軟的就像顆小湯圓,但他們的成長速度,遠超你想象!
美國兒科學會及《世界衛生組織兒童運動發展標準》中均指出,健康足月兒在出生后2-4周可短暫俯臥抬頭,3個月時能穩定抬起45-90°,4個月可自主控制頭部轉動。
寶寶自主抬頭,能促進他們的運動發育,增強頸背肌肉,預防窒息,提升感知能力,為后續大運動發展奠定基礎。
那么,我們如何科學訓練抬頭的小動作呢?
Tips:
??每天給寶寶進行2-3次俯臥練習,每次從30秒逐步增加到5分鐘。
??練習時可用黑白卡在寶寶的正上方20cm處移動,鍛煉追視能力。
??豎抱拍嗝或互動時,用手托住寶寶頭頸部,可逐步減少支撐,鍛煉頸部力量。
??特別提醒:若寶寶4個月仍無法抬頭45度,需要排查肌張力的問題。
四月翻身
我家兩個娃就是成長對照組。大寶是早產兒,5個月才勉強翻身;二寶從小動作發育不錯,不到4個月就能靈活翻滾了。
而我表姐家娃是冬天出生的,整天裹得像個小粽子,加上長得肉呼呼的,5個月仍不會翻身。
后來天氣轉暖,身上衣物減少,再加上活動量變大,翻滾的動作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啦。
Tips:
??訓練寶寶翻身,可選擇洗澡后或睡醒半小時,寶寶狀態最活躍,可每天練2-3次,每次5分鐘。
??給娃穿上連體衣,移除床圍和硬物,或在爬行墊上練習,用玩具在他側方15cm處吸引其翻身。
??寶寶天生愛模仿,家長可在一旁示范翻身的動作,他看到后會本能地嘗試。
??又或者讓寶寶側躺,輕推他的臀部或輕拉小手,輔助完成翻身動作。
六月坐立
我家大寶六個月時,就總喜歡抓著我的手指借力坐起。那搖搖晃晃又使出吃奶勁兒的樣子,真讓人忍俊不禁。
世界衛生組織追蹤數據顯示,90%的寶寶會在5-7月齡掌握獨坐技能。
Tips:
??寶寶5個月后就可以嘗試拉坐練習,大人握住寶寶的一雙小手,輕拉讓寶寶借力坐起來。
??用一個靠墊,或U型放在寶寶背后做支撐,輔助他維持坐姿,但時間不要太久。
??還可用一個發聲玩具,放在寶寶正前上方處,誘導其努力去抓取,這樣他能很快坐起來。
八月爬行
爬行對寶寶成長的重要性,很多家長都低估了!
英國皇家兒童醫院研究表明,每天爬行超過30分鐘的寶寶,空間認知能力發育可提前2-3個月。
一般情況下,寶寶七個月就能匍匐前進,八個月已經能手腳協調地快速移動啦。
Tips:
??爬行階段的寶寶,盡量避免使用學步車,否則可能會影響髖關節發育。
??已經會爬的寶寶,家長要注意創造安全的探索環境,注意移除可及范圍內的尖銳物品。
??如果寶寶出現“倒爬”、“轉圈爬”等非常規的姿勢,家長不必大驚小怪,這也是協調性訓練的過程。
十月站立
當寶寶第一次顫顫巍巍地扶著沙發或茶幾邊緣站起來時,新奇的體驗和視角,會讓他愛上這種感覺!
不過兒科專家提醒:過早站立,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容易長O型腿。
所以建議要遵循“三不原則”——不強行扶站、不過久站立、不依賴學步車。
Tips:
??寶寶學站立時,可讓他光著腳丫練習,能抓地更穩,并促進足底神經發育。
??寶寶能站穩以后,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學步小推車,讓他推著學步車移動。
??孩子學站立時,可以播放一些節奏感強的兒歌,幫助娃掌握步頻。
周歲行走
孩子第一次邁開腳步,搖搖晃晃地撲進懷里,這或許是所有父母最溫暖的記憶了。
但每個娃都有自己成長節奏:性格外向的寶寶可能11個月就能自己走,內向的寶寶可能15個月才敢于嘗試。
鄰居家的小男孩,就是14個月才邁出第一步,現在卻是幼兒園里的運動小健將。所以起步晚,不見得就落后哦。
Tips:
??哪怕寶寶學會走路,光腳練習依然是最好選擇,足底刺激能增強平衡感,讓他更快形成自然步態。
??給寶寶挑學步鞋時,注意鞋底1/3處易彎折、防滑,留0.5-1cm活動空間,避免束縛小腳發育。
??注意環境安全,移除尖銳物,家具角貼防撞帶,室內鋪軟墊防摔,學步初期可用圍欄輔助防跌倒。
莞媽說
以上就是寶寶1歲以內6個發育里程碑。我們也需知道,每個寶寶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時間差異在所難免,但多多練習終歸是有用的。
不管怎么樣,父母的愛與陪伴,比任何發育標準都更重要。所以請大家放下焦慮,一起用心感受寶寶帶來的每一個驚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