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價值近3000元的比賽門票,為什么會在短短幾天內無人問津?2025年2月,WTT重慶冠軍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退票潮,這一幕不禁讓人深思:當體育比賽變成粉絲拉踩的戰場,我們是不是把事情搞砸了?
這場風波源于亞洲杯女單決賽。2月23日,王曼昱以4-0的比分戰勝孫穎莎奪得冠軍。賽后一句"保護嗓子"的發言,卻意外引燃了粉絲情緒的導火索。重慶當地媒體發布的相關視頻更是火上澆油,直接導致原本一票難求的WTT重慶冠軍賽門票遭遇退票潮。據統計,價格從380元到2880元不等的門票紛紛收到退票申請,這對賽事運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說實話,這事兒鬧得,簡直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再看看去年10月杭州亞運會,同樣是王曼昱對陣孫穎莎的女單決賽,兩位選手在賽場上揮灑汗水,賽后還有說有笑,粉絲們也是和和氣氣的,那叫一個其樂融融。去年年底在新加坡大滿貫賽上,這倆人還搭檔打女雙,配合默契得跟一個人似的,最后還登上了冠軍領獎臺。
面對這種情況,體育管理層也沒閑著。2024年12月,乒協就發布了《觀賽文明公約》,這份"明規則"給觀眾劃出了行為邊界。WTT執行委員會更是在今年1月專門開了個會,就商業發展和傳統體育精神的平衡問題展開討論。
根據體育產業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中國體育產業的粉絲經濟規模每年增長超過20%。體育營銷專家李明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粉絲經濟為體育帶來了新的活力,但過度追星可能會模糊體育競技的本質。"國際體育管理專家約翰遜也表示:"在全球范圍內,體育明星IP和競技精神的平衡都是一個持續探索的課題。"
要說這事兒最難辦的,還得數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早在2023年德班世乒賽期間,他就因為球迷過激行為發聲,呼吁大家維護好乒乓球運動的氛圍。這回更是腹背受敵:一邊是來之不易的商業價值,一邊是來自粉絲的情緒對立,這不是"腳踩兩只船"嘛。
其實吧,運動員們私下關系都挺好。據知情人透露,王曼昱和孫穎莎平時在訓練營里還是說說笑笑的,誰贏誰輸都是點到為止。可要是粉絲一搞事情,這關系就跟"皮球碰到針"似的,一下子就漏氣了。
有專家分析認為,體育比賽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商業化轉型。國際知名體育社會學家威廉姆斯最新研究表明,過度商業化可能導致體育精神異化,而理性粉絲文化的培育需要3-5年的時間周期。
前國家隊運動員張繼科曾說過:"在賽場上,我們是對手;在賽場下,我們是朋友。"可現在呢?粉絲們爭得你死我活,運動員們反倒成了陪綁的。重慶官媒最后刪了那個視頻,但這件事就像是"撓癢癢",解決了表面問題,內里的矛盾卻還在那兒。
回到體育的本質,比賽就是比賽,輸贏都是為國爭光。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那咱們這體育精神,可就真成了"樹上的柿子——外紅內干"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