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配置卷價格,這是時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的普遍現象,然而,大家似乎忽視了汽車的本真涵義:駕駛。
3月3日,廣汽本田在一場關于P7的技術體驗日上發出靈魂拷問:電動車不應是冰冷參數的堆砌,而應是“有靈魂的移動伙伴”;失去了駕趣,就失去了汽車最大的靈魂。
“沒有60年,別談好駕趣”:技術底蘊的傳承與突破
廣汽本田對P7的自信,源于其60年后驅造車經驗、F1賽事冠軍調校技術,以及20年電動化探索的三重積淀。這一背景在技術體驗日中被反復強調,成為P7“新駕趣觀”的基石。
P7基于本田云馳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Architecture W)打造,以高剛性、低重心、輕量化為核心,實現前后50:50黃金配重比,配合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系統及ADS自適應電磁減震技術,賦予車輛“穩如鐘、猛如虎”的動態表現。
P7提供單電機后驅與雙電機四驅雙選擇,其中后電機峰值扭矩高達420N?m,百公里加速4.6秒,驅動力與踏板開度線性匹配,動力銜接如“行云流水”,徹底告別電動車的突兀感。
“八不”體驗:從痛點終結者到駕趣創造者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本田P7以“不同、不暈、不累、不懸、不卡、不慌、不怕、不糙”八大核心體驗,八大核心價值,直擊電動車用戶的深層焦慮,將短板轉化為長板,重新定義了電動車的駕趣邊界。
不同:機甲風寬體低趴設計、無縫低風阻車身、90度三段式限位車門,兼具美學與空氣動力學效率,85.8%的“得房率”重新定義車內空間利用率。
不暈:三合一高功率電機(效率97.5%)、21英寸靜音輪胎、3D陀螺儀減震技術,結合ADS系統實時調整車身姿態,顛簸路況下仍如履平地。
不累:轎跑式人體工學座椅、1.85㎡智能調光天幕、16揚聲器BOSE音響及頭枕分區音場,打造“頭等艙級”舒適體驗,6擋動能回收撥片讓操控更富樂趣148。
不懸:Honda SENSING 360+高階智駕系統,融合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及高精地圖,支持彎道自動降速、記憶泊車,L2++級輔助駕駛讓“人車共駕”更從容。
不卡:Honda CONNECT 4.0智能座艙支持四音區方言交互、毫秒級響應,高清雙屏與41.9英寸HUD無縫聯動,科技體驗“零延遲”。
不慌:寧德時代90度三元鋰電池+智能熱管理技術,CLTC續航650km,-30℃極寒環境下容量保持率86.8%,熱泵空調進一步優化低溫續航。
不怕:68%高強度鋼車身、13安全氣囊、自研線控制動+博世ESP雙備份系統,制動性能超國標1倍,電池殼體采用12000噸一體化壓鑄工藝,實現“刮底碰撞不發火”。
不糙:2K清漆工藝提升漆面厚度57.8%,親膚麂皮座椅抗菌防霉,鋁鋅涂層防腐技術確保車身耐久性,細節處彰顯“工匠級”品質。
此外,廣汽本田在此次技術體驗日中重申三大原則:“不造參數怪獸、不讓用戶試錯、不妥協駕趣”。
結語:駕趣是電動車的終極靈魂
廣汽本田P7的野心,不僅在于解決用戶痛點,更在于重新喚醒電動時代的駕駛激情。正如袁小華所言:“累了啟動智能,快樂交給駕趣”。當行業沉迷于算力競賽時,P7以“三電雙智為駕趣賦能”的思維,證明智能與操控并非對立。其成功背后,是廣汽本田對造車本質的堅守——技術可以迭代,但駕趣永不可替代。
在電動化轉型的十字路口,P7的登場或許預示著一個新趨勢:當技術回歸用戶價值,電動車才能真正擁有“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