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冬天,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被抓,這事兒表面上是美國那邊說她“騙”了匯豐銀行,還違反了美國的法律。
但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根本就不是簡單的法律問題,而是一場美國早就計劃好的,專門來搞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大動作,說白了就是政治上的打壓。
孟晚舟被扣留長達三年之久,最終在2021年平安回到祖國,人們在為孟晚舟成功歸來歡欣鼓舞的同時,也有人好奇。
究竟是誰為了配合美國的政治陰謀,出賣了孟晚舟,充當了這場跨國抓捕行動的幫兇呢?
界面新聞 2020年8月3日 關于“華為‘構陷門’后,匯豐交出凈利暴跌7成的慘淡中報”的報道
當真相終于浮出水面,這個背刺中國的真兇,最后有沒有付出應有的代價呢?
驚天事件誰是幫兇?
把時間倒回到2018年12月1號,那時候孟晚舟被加拿大邊境的人給扣下的時候,估計不少人都覺得挺突然,也搞不懂咋回事兒。
孟晚舟是誰?華為的CFO,還是個很厲害的女強人,結果就在機場轉個機,突然就被加拿大邊境的人給帶走了。
這事兒當時讓很多人都覺得特別意外,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緊接著這事兒的幕后主使就露出來了,原來是美國政府在搞事。
他們說孟晚舟和華為違反了美國那邊的法律,就讓加拿大幫忙抓人,要把人送到美國去。
美國那邊是這么說的,他們說孟晚舟在跟匯豐銀行開會的時候沒說實話,把華為和一家叫星通公司的關系給瞞住了,誤導了匯豐銀行。
結果就是匯豐銀行在不知道真實情況的前提下,給星通公司的一些交易提供了金融服務,這樣一來就等于違反了美國當時的規定。
但是只要多少了解這件事的人都看得出來,這根本就是美國為了打壓華為,隨便找了個借口而已,說白了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迫害。
在這場事件中,匯豐銀行扮演的角色,從一開始的受害者,逐漸轉變為告密者和幫兇。
正是匯豐銀行主動向美國司法部門提供了關于華為和孟晚舟的秘密信息,才讓美國得以啟動對孟晚舟的調查和抓捕行動。
人們不禁要問,匯豐銀行為什么要這樣做,難道僅僅是為了配合美國,就不惜出賣自己的客戶,損害自己的聲譽嗎?
飲鴆止渴、自毀長城
匯豐銀行和華為,曾經是親密的合作伙伴,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長達20年之久,華為一直是匯豐銀行的重要客戶,為匯豐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匯豐銀行更是長期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政策,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長期以來都是匯豐銀行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地。
可以說匯豐銀行的崛起和發展,跟中國市場密不可分,用依靠中國一百五十年來形容,并不為過。
在巨大的自身安危面前,匯豐銀行最終還是選擇了背叛,究其原因,和匯豐銀行自身的一些黑歷史有關。
早在2012年美國司法部門就盯上了匯豐銀行,指控其為墨西哥毒販洗錢,并幫助恐怖分子融資。
為了逃避更嚴厲的處罰,匯豐銀行不得不向美國繳納了高達19.2億美元的巨額罰款,并接受美國司法部門的監管。
孟晚舟事件爆發前,美國拿匯豐銀行的把柄說事,逼迫匯豐配合調查華為,為了避免被美國懲罰,匯豐銀行最終選擇了出賣客戶。
本應保密的客戶信息,包括孟晚舟匯豐高管會面時提供的PPT等關鍵資料,拱手交給了美國。
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雖然暫時緩解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卻從根本上動搖了匯豐銀行的立身之本。
今天匯豐可以出賣華為,明天就可能出賣任何一個客戶,誰還敢放心地把自己的金融信息交給這樣一家毫無底線的銀行?
多米諾骨牌效應清單
孟晚舟事件后,匯豐銀行迅速感受到了來自市場和客戶的報應,一系列負面影響接踵而至,最直接的報應,就是股價的暴跌。
在持續發酵的2019年和2020年,匯豐銀行的股價一路下跌,最慘的時候,股價竟然跌到了26.49港元的低位,和以前相比簡直是腰斬。
股價暴跌意味著市值的大幅縮水,股東蒙受巨大損失,比股價下跌更可怕的,是客戶信任的崩塌和市場份額的丟失。
2020年10月中國財政部發行美元主權債券,作為香港最大的發鈔銀行,匯豐銀行竟然沒有獲得承銷資格。
這是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信號,那就是匯豐銀行已經被中國市場拋棄了。
此后匯豐銀行又丟掉了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承銷所有類型公司票據的牌照,進一步證實了其在中國市場地位的邊緣化。
為了應對業績下滑的困境,匯豐銀行不得不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收縮戰線,大量關閉分行,裁減員工,甚至計劃出售或關閉在美國的業務。
匯豐銀行的遭遇,給所有跨國企業都提了個醒,企業如何在商業利益和道德倫理之間做出平衡,如何在不同政治力量之間保持中立和獨立,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難題。
客戶信任是金融機構最寶貴的資產,一旦失去再想挽回,無疑是難上加難,為了短期的、暫時的利益,出賣客戶信任,是自取滅亡式的自殺行為。
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堅守商業倫理的底線,尊重客戶隱私,維護客戶利益,這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
結語
孟晚舟事件已經落下帷幕,但匯豐銀行為此付出的代價,卻還在持續顯現,可以說匯豐銀行的報應清單可以說尚未結束。
其實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企業都需要有自己應該堅守的底線,不能為了利益做出這樣的事情,這樣才能行穩致遠。
而對于那些誤入歧途,背信棄義的企業,最終不可避免地會被市場和歷史所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