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自清朝時期,茅臺鎮便酒業興旺,也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
近期,據封面新聞報道,如今的茅臺鎮產區,70%的中小酒企產能停產,30%的招商經理轉行,醬酒原酒價格跌至30元以下。茅臺鎮產區的現狀是醬酒行業調整的縮影,消息一出,便迅速吸引了業內的關注。
中小酒企生存壓力加劇
據《2024—2025年度醬酒產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醬酒產能約65萬千升,同比下降13.33%,這是近六年來醬酒產能首次出現負增長,銷售收入與利潤增速亦創近年新低。此前,在醬酒熱潮期間,產能從2019年的55萬千升提升至2023年的75萬千升,此后便呈現波動下降趨勢。
產能縮減的另一個直觀體現是窖池租賃價格的下滑。據媒體報道,貴州多位酒企負責人透露,2021年醬酒窖池價格介于3.5萬至3.8萬元之間,高峰時近5萬元,現核心區窖池租賃意向價已降至約2萬元左右。
此前,隨著醬酒市場持續升溫,資本蜂擁至茅臺鎮,一時間,大量酒企紛紛涌現。在繁榮表象下,卻藏著諸多隱患。很多小作坊式酒廠生產條件簡陋,技術和設備落后,產品質量不穩定,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亂象屢見不鮮。此外,部分小酒企在生產中忽視環境保護。赤水河流域是茅臺鎮釀酒產業的命脈,其生態惡化,不僅威脅當地生態平衡,也嚴重影響整個醬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白酒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各類品牌層出不窮,消費者選擇日益多樣化。同時,宏觀經濟環境的波動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使得白酒市場需求結構發生變化。中高端白酒市場雖然仍有增長空間,但競爭異常激烈,而一些低端、品質欠佳的白酒產品則面臨滯銷困境。茅臺鎮部分中小酒廠長期依賴低端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供需調整的浪潮中,首當其沖受到沖擊,訂單減少,不得不停工停產。
在行業亂象和環保壓力下,茅臺鎮部分“小散弱”酒廠被清理退出,釋放了一部分產能。截至2024年10月,仁懷市白酒企業減少到868家,先后清理退出白酒企業632家,改造提升995家,兼并整合660家 。
中小酒企產能下滑的同時,頭部酒企的產量也開始收縮。據悉,2024年全年茅臺酒基酒產量約為5.63萬噸,同比減產約900噸,這也是茅臺酒近年來首次產量收縮。2024年上半年,茅臺酒基酒產量3.91萬噸,也是2018年以來首次上半年出現同比縮減。
數據顯示,此前,茅臺的產能自1978年突破1000噸大關后不斷攀高,到1998年突破5000噸大關,短短10年間,增長了400%以上。2004年,茅臺基酒產能正式突破萬噸大關,到2008年突破2萬噸大關,3年后又突破3萬噸大關。
即使是在2012年至2015年的市場回調期內,茅臺的基酒產能也并未出現過大幅減少的現象。
2016年,新一輪的產能擴張浪潮來襲。茅臺于2020年基酒產能突破5萬噸大關,2021年達到5.65萬噸,2022年約為5.68萬噸,2023年約為5.72萬噸。而到了2024年,茅臺的基酒產量同比減少約1.6%至5.63萬噸,產量創四年新低。
有數據指出,未來我國醬酒產能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有效產能將保持在60-70萬千升,供給市場的醬酒產能將維持在50萬千升左右,其中80%的產能將由醬酒企業的TOP10占有,中小醬酒企業產能大部分將永久出清。
醬酒行業整合加速
茅臺鎮作為中國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在醬酒行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產能下滑的同時,也有不少企業開啟了擴建計劃。例如貴州酣客君豐酒業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大曲醬香型白酒擴建技改建設項目,該項目是貴州省重點項目,位于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占地面積164.11畝,投資8億元,擴建制酒車間12棟,制曲車間3棟,以及綜合樓等,工期12個月。目前制曲廠房、制酒車間、鍋爐房、綜合樓、污水處理站已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和設備安裝工作,預計今年9月竣工驗收。
據悉,目前,茅臺鎮有54個在建醬酒項目,總投資達374億元。這些新項目規模更大,技術和管理更先進,建成投產后,將為茅臺鎮白酒產業注入新活力,推動產業向更高質量、更具規模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產能下降對行業發展來說未必是壞事。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市場競爭更加殘酷。
此前,由于產能過剩,直接導致市場上醬香型白酒供應量大幅增加。許多酒企為了維持市場份額,不得不加大生產力度,這使得庫存積壓問題日益嚴重。由此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一些中小酒企的庫存周轉率明顯下降,庫存率直線上升。
同時,在“醬酒熱”的影響下,市場上醬香酒產品的增多,價格競爭愈發激烈,酒企紛紛采取降價促銷等手段,爭奪市場份額。尤其在中低端市場,價格戰可謂是火藥味十足。但這種低價競爭,雖然可以在短期內可能刺激消費,但卻并不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不僅會破壞市場價格體系,降低行業整體利潤水平,還會使一些擁有好產品但品牌較弱的酒企陷入經營困境。
白酒產能下降可以推動白酒行業向高質量、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正如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所言,白酒產業從過去的放量增長逐漸轉向結構增長,從粗放向精細、由數量向質量、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過去行業處于上行期,整個產業得以快速增長。當下整個產業面臨著調整,產業調整應該說到了一個節點。“產業沒有永遠的上行,主動調低預期,分化產品線,主動選擇可為、可不為,方是明智之舉。盈利是所有企業的追求,特殊時期,主動盈虧贏得未來更為智慧。”
未來,醬香型白酒行業將在產能結構、品質品牌、價格體系等方面持續發展變化,企業則需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