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最新發布的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公布了江蘇省5大高校。南京大學以世界第145位的成績蟬聯省內榜首,其物理類錄取分數線達636分(省排名9521位),歷史類626分(省排名990位),持續領跑江蘇高等教育。蘇州大學憑借650位的全球排名位列第四,物理類錄取線566分(省排名62680位)的包容性招生政策,展現出"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獨特發展路徑。
值得關注的是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分別占據榜單第二、第三和第五席位,這三所特色鮮明的院校構成了江蘇高校矩陣的中堅力量。
東南大學第2
作為省內第二高校(世界排名428位),東南大學物理類錄取線高達646分(省排名5945位),歷史類629分(省排名798位)的分數線印證其文理并重的辦學理念。這所起源于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的百年學府,在QS評估中"論文引用率"指標位列全球前200,尤以建筑學(A+學科)、交通運輸工程(全國第一)和生物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見長。
新成立的未來技術學院整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與華為、中興共建的6G通信實驗室已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南京九龍湖校區內,由王澍設計的校園建筑群本身就成為建筑教育的活教材,彰顯"止于至善"的校訓精神。
南理工第3
南京理工大學以世界565位的排名穩居探花,物理類601分(省排名29982位)的錄取線背后,是"國防七子"特有的尖端科研體系。該校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連續三輪評估全國登頂,研制的某型智能彈藥系統已裝備部隊。在QS"師生比"指標中位列江蘇首位,錢學森學院實施的導師制培養出多位"長江學者"。
玄武湖畔的校史館陳列著"共和國第一炮"的珍貴圖紙,而現代工程訓練中心里,學生團隊研發的排爆機器人正進行第37代升級。這種"鑄劍為犁"的科研轉化能力,使其在民用領域孵化出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礦大第5
中國礦業大學(世界690位)作為榜單第五名,物理類575分(省排名53203位)的招生標準下,隱藏著全球最大的礦業工程學科群。徐州主校區的地質博物館收藏著45萬件礦物標本,智能化開采實驗井深度突破1500米。
在QS"可持續發展"指標中,其煤炭清潔利用技術評分進入全球前300,牽頭制定的智能礦山ISO國際標準已獲89個國家采納。安全工程學院研發的礦井透地通信系統,在2023年智利礦難救援中創造零傷亡奇跡。
學校新能源研究院的鈉離子電池項目已建成中試生產線,標志著這所百年礦校正在書寫能源轉型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