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推移,張凱麗的角色經歷了從“國民媳婦”到“國民媽媽”的蛻變。這一轉變不僅僅是她在熒屏上的形象變化,更是她人生觀的自然流露。面對挑戰和挫折時,她總能從容應對:“我家客廳有一幅字,叫‘細想眼前事,幾個撐破天?’”正是這種樂觀、達觀的心態,成就了她不計名利的演藝生涯。
然而,這份從容并非無動于衷。在眾多的公眾事件與角色選擇面前,張凱麗始終保持著對觀眾的最大敬意。無論是拒絕帶貨,還是堅持劇本質量,她都將觀眾的期待與角色的愛護放在首位,“我不能對不起觀眾。”這份堅守,使得張凱麗在行業中獨樹一幟,成為了觀眾心目中那個永遠正直、善良的“慧芳”。
采訪|谷 豐
編輯|小 麥
谷豐:您以前都是叫“國民媳婦”,現在是“國民媽媽”。
張凱麗:未來還演“國民奶奶”呢,因為演藝之路就是這樣的,你一步步地就要面對現實,什么年齡演什么樣的戲,不要勉強,更不要掙扎,我心里一直有一個這樣的標準。
谷豐:演了這么多角色,哪個角色是您感觸最深的?
張凱麗:其實要從演技上,很多角色我都覺得很具挑戰性,讓我感到有種成就感,像《人民的名義》里的吳惠芬、《人世間》里的曲書記,包括《咱們結婚吧》《裸婚時代》的“媽媽”們,都是非常特別的一些角色,但是最讓我難忘,也是給我一生帶來最多榮耀的,依然是《渴望》中的慧芳,因為她給我人生定了位
我的姥姥,我一直認為她就是慧芳的原型。我沒有演慧芳,我是本色的表演和表達。所以人生中后來的路,我都是戰戰兢兢的,因為慧芳是一個好人,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與角色合二為一的凱麗。這是我這幾十年來堅守的最基本的底線,任何時候我都對自己有要求。
谷豐:您是自己演了個自己,自己演了個慧芳,自己長成一個慧芳。
張凱麗:我必須這樣,因為我不能讓老百姓看到角色跟生活中的我是兩個人。
谷豐:以您的閱歷,已經演過那么多的角色,可以功成身退了,為什么還要這么努力呢?
張凱麗:因為我始終想著得到了觀眾太多的愛,所以想要回報他們,另外也想體現自己的價值。
谷豐:這么多年您一直做得非常好,從“國民媳婦”到“國民媽媽”,您在生活當中也是這樣的角色嗎?
張凱麗:對,因為我們家里有一個對我影響至深的人——我先生。我覺得他的思想是有高度、有深度的,而且他是一個非常樂觀、達觀的人,他的很多人生觀和方法論對我都有非常深的影響。
在我家客廳里一幅字,叫“細想眼前事,幾個撐破天?”任何時候都沒有天大的事,所以我在遇到任何事的時候,我都不會真正的悲觀。
谷豐:您是很豁達的一個人。
張凱麗:我希望我做到這樣,但是也很難。在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我還是會有很多委屈。
谷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啊。
張凱麗:對,我經常說我是一個知足和感恩的人,這一點可以讓我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抗拒一切外來的不如意,因為我已經得到太多太多。我總是這樣想,我說老天爺為什么對我這么眷顧啊。
谷豐:因為您努力,因為您優秀啊。
張凱麗:也因為幸運,因為很多人可能比咱們還努力,但是他們沒有得到這些,所以演員這工作,還是努力跟幸運同在。
谷豐:很多時候要靠運氣。
張凱麗:你這樣想的時候,你就會特別容易知足。如果你覺得“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得的”,那就不一樣,我從來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都不是我應該得到的,但是你得到了,尤其是得到觀眾這么多的愛。
“《渴望》熱”雖然已經過去了35年,但是那個真正的“熱”,在我的感受中是永遠過不去的,因為我所到之處,觀眾朋友對我的愛,他們眼神中透露出的真誠,那種對好人的愛,真的是讓我心里裝的滿滿的,所以我在跟觀眾見面的時候,經常會跟他們一樣感動到流淚,熱淚盈眶那種。
谷豐:從我們演藝事業來講的話,《渴望》是劃時代的一個作品,您現在怎么評價這部作品呢?
張凱麗:科技的發達讓影視劇有了更多的表達,但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萬變不離其宗,其中的內核依然是人性中的真善美。我覺得“慧芳”這個形象,給社會的意義太大了,因為我深有體會,一個好人對社會的影響。
谷豐:沒錯,可是您一直按好人的角色去演戲,那應該會很挑劇本,很挑角色。
張凱麗:是的,尤其到這個年齡,我覺得更需要挑,我這個挑包括我自己的形象,我保護她,其實真的有慧芳的成分在,一直以來做任何事我都會想到這一點,我要保護“慧芳”這個形象
谷豐:這是你的底線了,任何時候都是思考的一個維度。
張凱麗:這35年來,有太多人想拍《渴望》的續集,不斷有各種影視公司找上來,“凱麗只要是你演,那你要多少有多少”。但我就是一條要求,“要劇本好,要對得起這部戲”。
但是很多人就是想拿它賺一大筆,我堅持“不管你說什么,我不是說拒演,你就得貨真價實地真正為老百姓去做這個續集,而不是圖一筆利,你就走了”。因為只要說是《渴望》的續集,就沒有人不去看。
谷豐:一定會萬人空巷。
張凱麗:這就是我的底線,不能對不起觀眾,我要想為了賺錢,那早就盆滿缽滿了。你看我到現在我沒有直播帶貨,好幾年前很多人找上來,我依然拒絕了,但我不反對別人帶貨。
谷豐:未來想演什么樣的角色?有沒有規劃?
張凱麗:其實我這兩年演話劇多一點,我認為到這個年齡段,話劇是我應該首選的舞臺。
谷豐:演話劇累還是演戲累?
張凱麗:演話劇累,但是那個感受也非常神奇,因為每一場你都會表達不同的自己。觀眾時時刻刻給你反饋,你能夠即時去調整你的表演。
谷豐:您不僅演了這么多戲,還承擔了好多社會公益職能。
張凱麗:我覺得一個中國人,也是一個演藝界人士應該有這種情懷。就是你在得到很多的時候,無論是名還是利,得到之后你就應該去回饋社會。
谷豐:在行業規范上您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文聯的志愿者協會副主席,為什么承擔這個職能呢?
張凱麗:我覺得我應該沖在前面,因為“志愿”就是大家都是一個共同的心愿,特別是文藝志愿者,會跟基層的老百姓有特別直接的聯系。
谷豐:2025 年您有什么計劃?
張凱麗:還是演話劇,《鱷魚》還在巡演。一切隨緣吧,有好的戲也會拍。其實我自己有時候會開玩笑,除了演藝上,我還涉獵了太多的愛好,比如說我喜歡速滑,大家知道我原來是速滑運動員,然后我喜歡唱歌,應該說唱歌是我最喜愛的一件事情,還有朗誦、主持、小品,我希望有很多新的刺激,也希望給觀眾帶來一些新形象。公益事業也會參與,包括隨政協下基層演出,還是要執著堅持,不忘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