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壽(1855~1919年)原名曜,字旭初,別字旭道人,晚號旭遲老人,又號麗生,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官直隸同知。幼年貧困,專志書畫。曾被清廷召入皇宮評畫并傳授弟子,頗享畫名。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遁至上海以鬻畫為生,與吳昌碩等人創辦豫園善會等。善畫人物、山水、花卉、走獸、墨龍。凡寫人物仕女,喜用工筆重彩,雋雅研秀,有改琦遺韻;山水以青綠為多,氣韻古逸,亦見功力;雙鉤花鳥神態逼肖,筆力精勁;間作墨梅、竹石,揮灑自如,亦具韻致。書法工唐隸、北魏及鄭燮、惲壽平,得其神韻。
他的人物畫法,最早是源自于改七薌,后來自成一體,在題材上,走通俗路線,擅畫“南極壽星”與“加官晉爵”之圖,畫面雅俗樸艷,兼而有之,喜氣十足,仿者甚多。由以上諸家書畫錄中的簡短描述之中,人們可以知道,黃山壽是海上派畫家之中,少數早慧的天才畫家與“書畫全能”的大師。黃山壽四十歲以前的山水畫,一般在市面上甚少見到,他從十幾歲到二十歲時的作品,努力學古,專攻水墨渲淡,在筆墨設色上,恪遵古法,以淡雅為宗,絕無濃麗艷俗之病。
黃山壽在海上派后期畫家中,是少數能作詩題畫者。他所寫的五、七言絕句,對仗工穩,辭藻明潔,能與畫意相輔相成,十分難得。他的《歷代名媛圖軸》四條屏,每屏均有題詩。四屏之一《木蘭理妝圖》淺設色紙本立軸,上有自題詩曰:
戰袍初脫貼花黃,對鏡重新理舊妝;
回憶黑山嘶鐵騎,枕邊有夢尚凄惶。
款識云:“仿改七薌筆法,龍城居士山壽”。這首詩,首兩句寫花木蘭卸下甲胄,恢復女兒身的情形;但后兩句,則忽然翻入回憶,寫木蘭的沙場經驗,讓人耳目為之一新,頓時使全畫增加了歷史對照感。至于畫法,他把改琦較為剛勁的筆法,改成柔和舒緩的形狀,與潘雅聲的畫法相近。四屏之二《班姬紈扇圖》淺設色紙本立軸,題詩云:
無人庭戶又黃昏,紈扇團團揜淚痕;
莫為秋風易捐棄,當時懷袖亦君恩。
四屏之三《玉女瓊蕭圖》淺設色紙本立軸,題詩云:
秦樓人去月輪高,望斷人間雙鳳遙;
冷露碧空秋似水,不知何處按瓊蕭。
他三十歲時的作品,以充滿了自信的筆致,有了自成一家的氣勢。他這時期的代表作《東坡故實圖》墨筆絹本手卷,有甲寅(光緒十年,1884)王潮題的引首。全卷分別為“赤壁懷古”、“三人同夢”、“春月和悅”、“桃花三酸”、“摘華書銘”、“箬笠木屐”、“大瓢春夢”、“夢中得詩”等十個段落,把蘇東坡一生各個階段的境遇,刻畫得生動入微,是他三十歲左右企圖重建歷史情境的力作,在晚清人物畫中,卓然成家,自成一派。
黃山壽從三十歲到五十歲間,把人物仕女的題材,發展得更純熟,更簡練,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境界。
大拙書畫部分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