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巨大轟鳴聲,執行完任務的救助直升機緩緩降落,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隊(以下簡稱“東二飛”)的機務工作者們已整裝待發,準備做飛行結束后的維護工作,他們對飛機的每一個部件、每一項系統進行嚴格把關,從發動機到起落架,從電子雷達到機載通訊,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確保飛機以適航狀態值班待命。
其中有一位女性身影格外“亮眼”,她叫林夢圓,是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的一名機務電子師。“飛行結束后,我們會先與飛行員確認飛機狀況,如果有故障信息就要逐一進行排故處理。”確認無故障后,林夢圓開始繞機檢查。燈光、天線、發動機、起落架、尾槳……經過長時間飛行,機身漫過來的熱氣溫度很高,幾乎可以看到熱浪。對照航后單一項項檢查完畢,林夢圓才長舒一口氣,并協助電子放行師簽署航后維護單,厚厚的阻燃防靜電防護服被汗水浸出點點深藍。林夢圓說“機務的工作事關飛行安全,每個細節都要檢查,不能有半點含糊,工作前后,被使用到的工具還要反復清點,絕對不允許遺失任何一件,因為一旦不慎落在飛機中的某個角落,就可能影響飛行安全。”
練就“一身武藝”
剛加入東二飛時,僅是維護手冊里的電路圖就讓她這個維修小白眼花繚亂。面對著轟鳴的發動機、復雜的電路走線、高速轉動的旋翼,她的心情緊張且激動,培訓的每一天,她都緊跟著師傅在機庫里學手冊、認零件、識工具,認認真真從基本功學起。直升機的保險該怎么打?封膠如何才能有效美觀?力矩扳手、保險鉗每一樣工具的規格和用途……她走到哪學到哪,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經過3個月的學習,終于順利畢業,作為一名電子員,正式參與值班待命。
參與維修工作的她,更加勤思善鉆,在師傅師兄們的帶領下,從最基礎的勤務工作、洗飛機、洗鋼索做起,慢慢著手簡單排故、航前、航后檢查工作,再到逐步承擔發動機手冊評估、工作單卡修訂、直升機大型定檢、復雜排故工作,如:直升機1年檢、主減拆裝、各類飛行儀表拆裝維護、直升機自駕系統排故、ELT誤發射排故等。只要遇到沒見過的疑難雜癥,即使在休息時間,她也要跑去現場觀摩學習,通過5年的磨煉,林夢圓憑借著自己吃苦耐勞的實干作風,練就了一套過硬的技術本領和扎實的業務能力,很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機務工作者。
突破性別壁壘
今年27歲的林夢圓是三明人,2019年,她從中國民航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畢業后,便來到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從事機務維修工作,一干就是5年。
在機務維修這個特殊行業中,女性機務身影寥寥,這既是行業壁壘帶來的現狀,也是傳統觀念中對于女性是否適合從事機務工作的刻板印象。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林夢圓也感受到男女在體能方面的差異,救助飛行隊需全天候待命,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緊急任務,快速反應的能力便尤為重要。“警鈴一響,不管在干什么,都要放下手上的事出動,睡覺、洗澡也一樣。有時候碰上連續救助任務,要在烈日直射、體感溫度四十幾度的機坪上來回奔波,是十分考驗體力的。我們機務維修團隊一直堅持‘問題不過夜’的工作作風,只要飛機出行出現故障,不管多晚都必須要第一時間排故,有時候一干就到凌晨3、4點,偶爾還有通宵的情況。”林夢圓坦然說到。
但這并不能成為她實現‘藍天夢’的絆腳石,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機務維修人員,她考取了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S-76C機型培訓證書,克服了體能上的不足,熟練掌握機務維修技術,成為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不可或缺的一員,她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證明了女性同樣能夠在這一領域發光發熱。
“今年是東二飛成立21周年,我也見證了我們隊這6年來的飛速發展,在未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中國救撈、加入東二飛、加入機務隊伍,享受身為‘飛機醫生’的成就感,將‘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發揚光大,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能夠找到我們。”她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