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5萬人失業!越南工廠訂單暴跌80%,阿迪耐克被大陸產業鏈教做人
越南代工的神話算是徹底破滅啦!訂單一下子暴跌了 80%,足足 4 萬家工廠都停擺啦,阿迪耐克只能含著淚承認“越南遍地是黃金”這話錯啦。
前幾年的時候,像阿迪達斯、耐克這樣的國際運動品牌,都把目光瞅向了越南,感覺那地方好像是制造業的新天堂,走的時候還丟下一句:“中國市場沒啥重要的。”可現實很快就給他們來了個教訓。財報顯示,阿迪達斯在中國的業績連著 8 個季度都在下滑,利潤大幅減少了 82%;耐克在 2024 上半年凈利潤也下滑了 27%,市值一下子蒸發了 1183 億美元。
不光是這樣,越南的紡織業在最近三個季度,訂單跌幅高達 80%,差不多 4 萬家工廠被迫停業,105 萬工人都下崗啦。從“滿地都是錢”變成了“人都跑光啦”,這到底是咋回事呀?
01 端碗砸鍋?庫存雙雙爆倉
這些年,兩大運動巨頭在越南的代工廠,那擴張速度跟暴風似的。有統計說,耐克在當地有 100 家供貨商,阿迪就更厲害了,把 90%的鞋類產品都交給越南生產。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雖說能把經典圖紙和制造流程帶走,但是出色的制造工藝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復制的。據外國媒體《日經新聞》報道,把工廠從中國搬到越南的那些企業正面臨“沒單子可接”的難處。自從越南制造上線以后,有關質量、設計的不好的反饋一個接一個的,國人的消費欲望明顯下降了不少。
有人說“地攤貨的質量都比它好”,“穿幾次就開膠,性價比更低啦”。還有這個品牌的“死忠粉”說:以前出新款式的時候會定鬧鐘搶,現在看到是“越南制造”堅決不買。
有專家說啦,越南想要取代中國那種成熟的產業鏈條可不容易,當地工人的素質還有基礎的交通設施都沒辦法滿足生產的需要。
《彭博社》報道說,到現在為止,外資給越南的投資降到 39 億美元了,跟之前比減少了 60%還多呢,好多曾經從中國遷出去的制造商正在打算重新回到國內。實際上,中國到現在還穩穩地坐著制造業大國的位子,這可不是碰巧。
這是因為咱們國家一直在給各種生產技術做升級。就拿被外資壟斷的生科領域來說,咱們國家的團隊靠著產業鏈的優勢,慢慢把美企的市場份額給搶過來了。中國的消費市場對外資來說,那肯定是塊“大肥肉”。作為全球三大體育消費市場之一,中國的消費者不買了,直接就讓庫存多到不行。
因為這個,兩大巨頭想著用“打大折扣”來挽回中國市場。但是就算折扣低到 3 折,消費者還是不買賬。打折的大招牌很顯眼,可店里冷冷清清的,就只有店員沒日沒夜地擦灰、整理貨架。
02 阿迪CEO:在中國市場犯了錯誤
數據表明,阿迪達斯最厲害的時候,一年的營收能高達 1271 億元,這里面有 36%是中國貢獻的。能有這樣輝煌的成績,可離不開出色的中國制造還有龐大的消費市場。看著阿迪達斯一直走下坡路,現在因為業績不好提前“下臺”的阿迪 CEO 羅斯德也總算承認:在中國市場犯錯誤了。
不光是阿迪達斯和耐克,這些年把產業鏈從咱們國家轉到東南亞的企業,全都狠狠摔了跟頭。就連蘋果把果鏈的一部分轉到印度以后,在質量上也老是出問題。有報道說,印度有一家給蘋果供應外殼的公司,良品率才 50%,這在工業上就算是殘次品了。好多人都說:“印度制造的 iPhone 誰敢買呀?”
再看看外資在東南亞各國來回折騰的這幾年,咱們國家高端制造領域的技術正在加快創新和更新,制造業生產出來的東西還接到了來自全世界的訂單。跟越南還有其他東南亞市場比起來,中國先進又完善的跨境電商渠道,能夠給國產技術幫忙,順利地反過來出口到海外。西方的那些巨頭這時候才明白,不光是中國需要他們,他們其實更離不開中國。
03 國貨崛起,中國制造正轉型
耐克有一位負責人講:“在全世界范圍里,很難找到能代替中國產業鏈的地方。”對于習慣了“中國制造”的那些海外巨頭來講,把工廠撤走不但沒得到預想中的利潤,反倒碰到了更多的難題。
據彭博社的消息,越南出口連著 5 個月都在下滑,訂單“沒了”230 億美元,每天都有好多女工含著淚離開工廠。對于咱們國人來說,比“貴”更嚇人的是,買得貴了。不買洋品牌以后,國人紛紛轉向性價比更高的國貨。失去中國市場的“阿迪們”,最后還是為自己錯誤的決定付出了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