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結婚證可能變成某些人的取款密碼?就在上周,河北老王一家捧著8.6萬元血汗錢給兒子辦婚禮,結果新娘婚后28天就帶著彩禮消失了——這不是電視劇,而是最高法剛公布的典型案例。
這個叫孫某的女子四年里結了三次婚,每次收完彩禮就回娘家住,三任丈夫的控訴出奇一致:結婚像租了個臨時演員。法院這次沒再和稀泥,直接判她全額退還彩禮,還揭開了婚介所的黑鏈條:交3萬會員費就能給你配個速成新娘,婚后三個月必離的套路,比快餐店翻臺還快。
在河南某縣城婚介所,墻上貼著明碼標價:閃婚套餐5.8萬,包領證不包生子。工作人員叼著煙說:現在農村光棍多,三個月換一茬新娘,比養豬來錢快。這些職業新娘的微信里存著十幾種話術模板,從我爸手術急需錢到老家修祖屋,要錢理由能編成連續劇。
更扎心的是江西老陳家。為給兒子娶親,他家借了20萬彩禮,結果新娘半年后起訴離婚。法院調解時,女方理直氣壯:我又不是生育機器,過不下去還不能離?留下老兩口守著還債清單抹眼淚——這樣的故事正在107個縣重復上演。
司法重拳
最高法這次動了真格:
1. 建立騙婚黑名單,那些三年離三次、專找大齡青年的,以后登記結婚得先過大數據篩查
2. 婚介所敢造假,罰到傾家蕩產,已有三家機構被吊銷執照
3. 彩禮返還出新規,結婚不滿一年離婚的,最高要退90%彩禮,看誰還敢把婚姻當買賣
山東剛判的案子就是例子:小李結婚八個月起訴離婚,法院調取開房記錄、外賣地址,發現新娘這半年住酒店比住婚房還久,直接判退7.2萬彩禮——判決書里那句“婚姻不是ATM機”都上了熱搜。
灰色地帶
但現實比法條復雜得多。廣東的陳律師接過一個案子:女方收完28萬彩禮就查出抑郁癥,男方覺得被騙要退錢。法官撓頭三天,最后判退12萬——總不能讓人帶病還錢,但也不能縱容鉆空子。這種兩難抉擇,在基層法院每天要上演幾十次。
更隱蔽的是“軟騙婚”。北京白領張姐相親遇到海歸男,戀愛三年花了她40萬,結果領證前發現對方早離過兩次婚。“他說這是個人隱私不用交代,法律能管嗎?”張姐的質問,戳中了現行法律的空白區。
生存法則
1. 婚前必查三件事:民政局開單身證明、學信網驗學歷、裁判文書網搜離婚記錄(這些現在手機都能查)
2. 彩禮走銀行轉賬,備注以結婚為目的贈與,別傻乎乎給現金
3. 婚介所合同要看細,遇到三個月包結婚的承諾,直接打12315舉報
蘇州的小伙就是靠這三招識破騙局:在裁判文書網查到“未婚妻”有兩起離婚訴訟,果斷分手。他說現在去相親都帶著防騙三件套——比帶鉆戒實在多了。
我們不是要干涉婚姻自由,而是要把那些把民政局當旋轉門的人踢出局。王法官這句話,或許能給正在相親的年輕人提個醒:當你在挑選愛情時,法律正在篩選騙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